数学专业科招考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专业科招考解读

数学专业科招考解读 限于内部交流,不得外传 小学部分(2012年均分90.18,今年会提升,通过试题控制,减少大学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技能的考核,重点考察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高中以下数学主干知识,以7-9年级为主)、运用教育理念解决实际教学的综合素质) 一、选择题(大学数学和教学论) 大学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会有所淡化,但还应看看数学分析上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以及它们对应的例题,习题课不看) 简易逻辑知识(定义方式) 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方式 数学思想方法(案例) 后三种考法今年定会继续 二、填空题 16.函数性质值域 17.向量向量的基本定义及运算 18.应用罗必塔法则求极限 19.本题考查的内容(课标):数学文化。本题的标准答案是:思想、方法。考试难度适中。考生在答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答案有很多,比如:思维,方式,数学思维,思考等。 20.本题考查的内容:关系R的等价关系。本题的标注答案是:自反性,传递性。考试难度适中,考生在答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答案:自身性,相反性,可逆性等。 三、简答题 近三年简答题(课标理念)已考过数感(2010)、教育信息技术(2011)和空间观念(2012) 剩下符号感、几何直观、模型思想、数据处理和推理能力(2012年案例分析已考过)、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今年可能性较大的是符号感、几何直观、模型思想、数据处理(10个核心词和理念),其中推理能力在2012年最后一题已考过。 如何让发展几何直观 如何培养模型思想 2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与图形”这方面的知识,对于考生来说,不但要对所考查的“空间与图形”这方面知识的熟悉,还要有一定的授课经验,即将成为教师的考生,要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一定的锤炼。 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此题难易适中,很少有空白卷,基本有作答,大多学生达到及格水平,得满分的也不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把“简答题”作为“案例分析”来作答,答题太繁琐、冗长,甚至写成教案,以致无法的高分。 四、解答题22-25 22题主要内容是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应用。总分8分的情况下总体平均分达7.81分,考察出了考生作为一名预备小学老师该有的数学素养。但是也有个别考生因为基本的数学常识的缺乏在这题上得0分,评卷教师认为这种题目不会做的考生实不适合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同时也有较多考生答题不规范,不严谨,数学表达能力较差。 23题是已知椭圆离心率及椭圆上一点坐标,求椭圆方程;求过圆心且倾斜角为45°的直线与椭圆两个交点与右焦点所构成三角形的面积。这当中考察了多方面的能力,如下: 1、椭圆离心率的定义、椭圆方程的求解及焦点,属于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作为教师应该掌握,有70%的考生能得分。典型的错误有,不清楚离心率的定义,或是a,b,c三参数间的关系。 2、直线方程的求解涉及到了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及过圆心即正比例函数的问题,虽然简单,但属初中与高中知识的结合,这点值得保留。 3、关于面积的求法,典型作法有两种,一是求三角形AOF和三角形BOF的面积和,这属于初中解法,但是最简单,在此题中应作为首选作法;二是在求得A、B坐标后,求AB长度,并由焦点F,求得点F到AB上的距离,这种作法增加了计算难度。该步骤得分约为3分,主要错误为计算错误,或是焦点及直线方程求解错误导致错误。 总的来说,这道题主要考察了初中及高中数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难度适中,计算难度也适中,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可以体现学生的水平。对于其他考题的命题,建议可以参考本题。但若要作为拉开分值的考题,难度应再加深。另外,在评卷过程中,许多考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计算能力及规范的答题方式都是非常欠缺的。 24题(1)考察学生证明中位线定理的能力;(2)考察学生书写逆命题及分析图形的能力; 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需要做辅助线或者采用面积法证明,辅助线的做法可以说不少于10种,而且也不难。 如逆命题:在梯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腰AB、CD上的点,若 ,则点E、F为腰AB、CD的中点。不成立。 理由:如图 。显然EP不是梯形中位线。(图略) 此题只有极少数人得到满分,其中一答案如下: 逆命题:在梯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腰AB、CD上的点,如果有 ,则点E、F分别为腰AB、CD的中点。 命题不成立。理由E、F并不一定是AB、CD的中点,如右图, ,但G显然不是AB的中点。 25题(1)考察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能力;(2)考察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的能力 题目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解法一(参考答案):略 分析:此解法很巧妙,计算量也小,但是没有一个考生想到这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