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四中中国的区域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编辑曲绍伟考试.doc

北京四中中国的区域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编辑曲绍伟考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四中中国的区域地理复习-中国地理编辑曲绍伟考试

北 京 四 中 中国的区域地理复习-中国地理(4) 编 辑:曲绍伟   一、考试内容   (一)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二)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三)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四)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五)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二、重难点解析   1、北大荒——北大仓——自然保护区   从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从关内逃荒的关外的贫苦农民约有3000万人,大部分是山东和河北省人。当时的东北平原是一片荒原,特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被他们称为“北大荒”。实际上在“北大荒”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      松嫩平原是我国黑土的最主要分布区,黑土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壤之一,土壤的的表层有深达半米的腐殖质,大地油黑,土壤肥沃,团粒结构好,通气通水性能强。经过多年开发,松嫩平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沼泽和沼泽化土地,平整而广阔,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生产潜力很大。开发利用沼泽的首要问题是疏干排水问题。经过多年的整治和改造这里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昔日的“北大荒”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如今已拥有耕地200万公顷,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基地,变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他提供的大豆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黑龙江省的二分之一,乳制品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入,我们已经意识到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作重要的天然湿地。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维持地球水热平衡的重要自然环节。湿地上还有着独特的动植物种类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所以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停止了多东北平原特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垦荒工作,并分别开辟了自然保护区。      2、辽中南重工业区的形成有哪些条件?   辽中南工业区是以沈阳、本溪、抚顺、鞍山、大连等工业城市为中心重工业区,其形成因素可以从资源、交通、历史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辽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能源方面有抚顺和阜新煤矿,辽河油田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鸭绿江干支流上的水能资源;在金属矿产方面,有全国著名的鞍山铁矿,此外还有菱镁矿、铅锌矿等有色金属矿产。      其次辽中南地区的交通运输极为发 达,铁路方面有京哈线、哈大线、沈丹线等多条全国铁路干线穿过;新建成的沈大高速公路也是本区重要的运输干线;从大庆通往北京和大连的石油输送管道也从本区经过;在水运方面,本区有我国最大的港口之一大连港,大连港港阔水深,冬季不冻,万吨巨轮可以常年进出。      此外,本区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开发历史悠久。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于1930年,是我国最早的钢铁厂;抚顺煤矿从1901年开始开采,曾经是东亚第一大煤矿;抚顺铝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以生产铝、镁、钛为主的大型轻金属冶炼中心。      综合以上多种因素,辽中南工业区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① 哈尔滨    ② 长春     ③ 沈阳      ④ 煤、鹤岗    ⑤ 煤、鸡西   ⑥ 煤、抚顺   ⑦ 煤、阜新   ⑧ 石油、大庆   ⑨ 石油、辽河   ⑩ 铁、本溪      3、“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十分优越。      四川盆地的气候基本特征是冬暖夏热,全年多云雾,日照少。盆地北面有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冬季冷空气难以进入,1月平均气温一般为5℃—8℃,一些喜温凉的作物冬季也可生长。四川盆地的降水量一般为1000—1200毫米,但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常有旱情出现。      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整个盆地遍布由紫色砂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这种土壤虽然有机质和氮素含量不高,但磷、钾含量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也是一种肥沃的土壤。      “天府之国”的美称还要归功于修建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李冰父子,这一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50年,不仅防御了岷江洪水,还为成都平原提供了灌溉水源,目前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达800万亩,使盆地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