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劉銘傳-竹林國小.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劉銘傳-竹林國小

劉銘傳~臺灣第一任巡撫 巫慧珍老師製作 平凡出身的巡撫 清廷與法國為越南問題爭執了將近十年,到1883年,法國決心併吞越南全境,威脅到清朝南部國防,戰事於是爆發。法國的海軍本來想封鎖長江、渤海灣,迫使北京屈服。後來擔心戰線過長,補給不易,改以福洲、基隆為目標。於是閩海成了主戰場。 ??? 軍事全局由李鴻章統籌,他派手下大將劉銘傳來台灣辦理軍務。 劉銘傳是李鴻章安徽合肥的同鄉,因排行第六、臉上有麻點,人稱劉六麻子。十五歲就輟學幫父親販賣私鹽,太平天國時地方上都各自辦團練以求自保,十八歲的劉銘傳就被安徽合肥大潛山下蟠龍墩的鄉人推舉為堡塞長,以剽悍威稜著稱。 抗法英雄 劉銘傳1884年七月十六日抵達基隆第二天法艦就跟蹤而來。雙方在基隆大沙灣展開激烈砲戰,一千餘官兵在劉銘傳率領下擊退法軍。今天獅球嶺、二沙灣(海門天險)砲台,便是當年劉銘傳所建。 十月,法國海軍陸戰隊八百人登陸滬尾(淡水),劉銘傳率軍奮戰於「北門鎖鑰」,將法軍擊退。法國海軍提督孤拔挾在福州獲勝的餘威,以為可以一舉攻下基隆、滬尾,沒想到竟遭到堅強抵抗。 不敗而敗 由於兵力有限,攻克不下,法軍改採封鎖政策,切斷臺灣所有對外通信及貿易的道路,臺灣斷了物資、兵器的接濟,苦苦艱撐,坐因數月,情勢極為險迫。 ??? 李鴻章鑒於日本乘中法失和,一再在朝鮮生事,認為日禍大於法患,必須及早了結了法事,否則將陷於日法夾攻。更重要的,臺灣自被封鎖後,岌岌可危,越南不過是藩封之地,而且已為法國實質占領,而臺灣是中國郡縣、海防要地。權衡輕重,只有犧牲越南,挽救臺灣。 中法天津條約 1885年,李鴻章和法國公使簽訂中法天津條約,中國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 ??? 中法戰爭期間,臺灣軍隊與法軍在淡水、基隆之間僵持不下時,日本海軍曾派遣有名的大將東鄉平八郎在海上觀戰,法軍攻陷基隆港之後,東鄉親自登陸基隆港訪問當時法軍指揮官,並乘機偵察基隆砲台的防禦工程、火器種類。 臺灣建省 1885年臺灣建省,成為中國第二十個行省,五十歲的劉銘傳因為中法戰役保台有功,被派為第一任臺灣巡撫。在臺灣的六年中,這位「體瞿而建、精神疆固、面黃黑」的首任巡撫,大刀潤斧擴展各項現代化建設,他希望「以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他的改革包括軍事、制度、教育、交通各個層面。1891年他離開臺灣時,已經煥然一新。劉銘傳在台從事下列各項現代化建設。 修鐵路 1887年劉銘傳上奏「擬興修臺灣鐵路摺」:「一、便於海防,因台灣為海上重鎮,乃東南各省安危之所繫,欲保東南安全,首要確保臺灣、欲從事建設,更需先築鐵路。二、便於建省,建築鐵路與興建省城,必須密切配合。鐵路開通,則商業可致繁盛。三、便於工事、臺灣自北而南八百餘華里,步行需十三、十四日,而且溪流廣漠,港灣分歧,每逢大水即阻遇不通。要建設臺灣,必須發展省內陸上交通以增加運輸效率,然鐵路橋樑之架設,即是一勞永逸之大計。」此議得到醇親至奕環、李鴻章的支持,在1887年動工,建設中國第一條官辦且運客的鐵路。 這條鐵路以大稻埕為中心,計劃從基隆建到台南。和中國內地一樣,工程一開工就遭到民間反對,劉銘傳說服當地紳商,只要南北縱貫鐵路修好,一定可以刺激商業,帶動建設,地方紳商才答應出錢合資興建。 第一段從大稻埕到松山的鐵路在兩年後完工通車,第一個行駛火車頭叫「騰雲一號」,德國製造,原來時行駛於上海--吳淞之間。 通車這一天,圍觀民眾驚恐萬分,稱呼火車頭是「黑色妖馬」。這架臺灣第一個火車頭還陳列在台北新公園裡。台北到基隆之間的鐵路也順利在1891年完工通車,兩年後延伸到新竹。這條鐵路的火車站,當初設在今天長安西路靠西寧北路附近。從火車站向基隆方向,沿途經過松山,八堵到基隆,鐵路在穿過獅球嶺時,必須開一條隧道,劉銘傳在隧道出口親題「矌宇天開」四個大字。 南北縱貫鐵路只完成到基隆到新竹路段。接任巡撫的邵友濂見識有限,以開鐵路耗費太多、效果不大、停止施工,甚至拆掉原來造好的鐵路。 這條鐵路當時最大的用途,除國防上方便軍隊及餉糧運輸外,新竹地區生產的茶葉可以經由鐵路,從基隆直接運往國外,不必透過廈門轉運。 設電報 全中國最早架設電報的地區就在台臺灣。1887年,兼管臺灣福建巡撫丁日昌已經開了台南府城到安平和旗後(高雄)兩條線電報,電報每單位收兩角洋錢,當時兩角錢可以買一斗米。 ??? 劉銘傳接任後,先是基隆、淡水到台北之間的電報開工完成,工程浩大的台北經淡水到福州電報線也在短短兩個月內通訊完工。 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的前兩年內,電報線從南到北普遍遍設立,當時主要城市如嘉義、台南、彰化、新竹、台北、基隆都已設有電報局,電報總局則設在台北。 ??? 1991年九月九日,臺灣的國內電報業務終於敵不過電傳與傳真機的威脅,在歷經一百一十四年的歲月後,功成身退。 設郵局 劉銘傳參考中國海關郵政的例子,在台北設立臺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