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与我国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doc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援与我国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   [摘要]从当代的行政管理学意义上看,马援在陇西执行的民族羁縻政策,在管理上有了质的突破。在岭南,“悉定郡县为令长也,”用拥护汉朝的骆越贵族和骆越族的平叛将领作为新设郡县的官吏,并且用汉朝法律予以约束,这实际上是民族羁縻制度的雏形,为后来最终形成一套严密、完善的民族羁縻制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马援;民族羁縻政策;民族羁縻制度   [作者]施铁靖,广西河池学院教授。广西宜州,546300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1-0121-006      自秦汉以降,中国历代王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对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及其首领采取一种亲善和睦的政治制度,史学家曾称之为“民族羁縻制度”。它适合中国古代国情,对自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民族羁縻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汉代的“羁縻”政策,逐渐发展过渡到唐宋以后的“羁縻”制度。东汉初期的马援将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实践,对羁縻政策向羁縻制度过渡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为了正确评估马援将军在古代民族政策方面的作用,笔者拟对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      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考察,任何政治制度的确立,都有其发展的过程。换言之,就是统治阶级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目的或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人们称之为“政策”。这种政策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并经过不断的完善,最后形成按一定程序办理的政治体系,就叫“制度”。同样的道理,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也是从民族羁縻政策发展而来的。因此,考察古代民族政策的发展,需要考察那些为民族政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羁”字,其本意是指马络头。《庄子?马蹄》:“连之以羁絷。”“縻”字,牛缰绳的意思。把“羁縻”组成词来使用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律书》:“高祖有天下,三边外衅。大国之王虽称蕃辅,臣节未尽。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备。”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经过长达5年的“楚汉相争”,终于在垓下一战,彻底击败项羽,建立汉朝。汉朝初期内忧外患,“三边外衅”,是指北方匈奴,虎视眈眈,数十万铁骑,肆意南下;西部“羌患”,掠夺边民,狼烟不断;南方骆越之国,乘兴寇边。“大国之王虽称蕃辅,臣节未尽”是指汉初受封的楚王信、韩王信、梁王越、淮南王布、燕王绾等几位异姓诸侯王,各怀图谋。而汉朝初建,朝廷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刘邦接受萧何和张良的谋略,内外暂时采取“羁縻”政策的时间,换取中央政权稳定的空间。当汉朝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得到百姓的拥护,中央政权逐渐巩固以后,刘邦乘机――剪除异姓王,大封同姓王以为中央屏蕃。公元前200年,刘邦亲征匈奴至平城,陷于“白登之围”整整七日之久,方知汉朝尚未有力量战胜匈奴。于是只好对周边各民族实施“羁縻”政策。所谓“羁縻”政策,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得很清楚:“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汉官仪》:“‘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可以说,羁縻政策是西汉政府善待周边各民族的基本国策。它的执行,对促进和加强中原地区与周边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和团结,起到了积极的政治作用。   西汉王朝最为成功的“羁縻”对象是地处两广和交趾地区的南越国。南越王赵佗,真定人。公元前214年,秦军略定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秦已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五月,“诏曰:‘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今立佗为南粤王。’使陆贾即授玺、绶。佗稽首称臣。”刘邦的这份诏书写得很好,充分地肯定了赵佗治粤的历史功绩,加上汉朝优秀的使节陆贾,用国家和民族大义说服了赵佗。终于以一纸诏书,一副粤王玺绶,即取得了赵佗臣服,岭南百越内附的巨大政绩,刘邦大喜过望,南方遂安。后来吕后专权,中原和岭南一度产生摩擦,但孝文帝即位后立即纠正了错误,使汉朝对岭南的民族羁縻政策继续得以执行。一直到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为止。   西汉王朝对匈奴的羁縻政策,则采取“和亲”的形式,也取得了阶段性效果。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高帝罢平城归,……当是时,冒顿单于兵强,控弦四十万骑,数苦北边。上患之,问敬,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革,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单于,厚奉遗之,彼知汉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