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共外交演化过程、主要途径和制肘因素.docVIP

日本公共外交演化过程、主要途径和制肘因素.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公共外交演化过程、主要途径和制肘因素   内容提要:战后日本由于政治及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其摆脱美军占领体制、发展与邻国关系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加强对外宜传、推行外向型的文化教育、经济与文化援助以及动漫外交等手段,日本公共外交在达成外交目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受自身独特政治文化及国内右倾化思潮的影响,并受日美基轴及相关政策的制肘,日本战后以来的公共外交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日本;公共外交;文化交流;历史问题      公共外交是信息时代争取“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提升本国国际形象而开展的直接针对他国公众、争取他国民心的公关活动,作为战败国,战后日本不仅失去了对外实施军事外交的可能性,政治能力也大为削弱。因此,通过开展公共外交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增强自身的“软实力”、改变外部世界特别是以中、韩为代表的亚洲民众对其根深蒂固的看法,就成为日本扬长避短的战略选择。      一、日本公共外交的演变      战后日本的“公共外交”,随着日本外交目标的变动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战后初期,面对美军的直接占领和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的国际背景,日本外交围绕着“结束占领体制”、“回归民主社会大家庭”的目标而展开,重点是加强同美国及其盟国的关系,消除国际社会对自己的疑虑,为达上述目标,日本大力开展对美国公共外交,希望通过扩大对美宣传,表明日本政府正按照美国占领当局的指导思想在国内各个领域推行民主改革,建设所谓“民主和文化的国家”,不会再走“军国主义”的老路。进入60年代,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和加剧,美国和苏联在国际上层开激烈的对抗,日本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在外交战略上完全倒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成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基地。因此,日本格外重视加强与亚洲所谓“民主国家”的相互理解,把恢复与它们的关系当成外交工作的重点,以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由于这??国家在二战中大都受到日本的侵略,对日本存有很强的戒心,日本政府为打消它们的顾虑,希望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从而使“国际文化关系”成为促进“自由主义阵营”相互团结的“黏合剂”和增进各国对日理解的“催化剂”,日本充分利用1964年在东京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大力宣传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此来塑造日本和平发展的形象。   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公共外交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时期,公共外交开始被日本视为有助于实现国家“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希冀通过开展公共外交,取得正常国家的身份及政治大国的地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日本信心膨胀,宣称要成为“国际国家”,要在国际社会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作用。,为了成为所谓“国际国家”,日本提出了“文化国家”的发展理念,力图通过公共外交,把由吸收并改造世界文化而形成的新型的、具有世界魅力的日本文化推介到全世界。中曾根首相提出“文化大国”的概念,他把“璀璨的文化之国”和“国际国家”结合起来作为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表示日本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而在文化上、政治上对世界积极地做出贡献。而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导致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影响力相对下降的背景下,日本试图通过加强开展公共外交来弥补其因经济地位下降而带来的外交地位的下降,1997年1月,日本首相访问东南亚时,在新加坡发表了被称为“桥本主义”的政治演说,特别强调要与东盟“建立丰富多彩的文化合作和交流关系,通过文化交流进一步培养亚太地区共同体意识”。   进入21世纪,由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及诸多高官肆无忌惮地发表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论,导致日本与中、韩等邻国的关系出现了严重倒退。各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普遍下降,使日本在战后努力恢复的国际形象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在亚洲面临孤立,政府间正常的高层对话之路也被日本人为地封死。为改变这种局面,日本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外交的投入,企图通过公共外交来缓和中、韩等国民众高涨的反日情绪,实现其所谓的“相互理解”的意图,并在文化上牵制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化及中国的发展。      二、日本开展公共外交的主要途径      日本的公共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尽相同,早期重点在加强对美公共外交,以尽快结束美军占领体制;随后加强对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开展公共外交,以便为经济扩张铺路;近年来,为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梦想,非洲40多个国家的投票权使非洲又成为日本公共外交的重点。可以看出日本开展公共外交,实用主义的痕迹非常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加强人员与文化交流   人员与文化交流是日本开展公共外交最重要的层面。战后日本的历届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