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他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宝岛台湾的的英雄壮举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中华儿女。同时,英雄郑成功的影响力也已超出了国界,在我国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也流传着不少欣赏敬重郑成功的诗文。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辞独力任颠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等等。日本人对郑成功这位中国的民族英雄除了尊敬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日本人之所以对郑成功如此感兴趣,除了郑成功的英雄事迹和忠贞气节令人高山仰止外,还因为郑成功四分之一的日本血统――他的生身母亲田川氏(田川翁子,郑氏家谱称翁氏)是中日混血儿(其父为中国人)。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系日本江户时代歌舞伎脚本、净琉璃唱词作家,原名杉森信盛,号巢林子。《国姓爷合战》是近松门1715年推出的以中国为舞台背景的大型历史剧。所谓“国姓爷”指的是明代的郑成功。《国姓爷合战》就是以郑成功抗清复明、攻打南京城为背景写成的历史剧。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紧紧抓住日本人的“同胞”情结,把郑成功的传奇经历加以重新演绎,在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当审读此历史剧时,却发现了一些问题亟待阐明。归纳起来,都与郑成功的民族认同有关。      一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英雄,早有定论。但是在近松门左卫门的笔下,俨然是一个日本人,这已经不是历史剧写作的一个合理发挥和想象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民族认同的原则性问题了。那么对郑成功这一历史人物,近松门左卫门为何会有这样的认同误区呢?他的依据就在于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查找史籍,郑成功生在日本,七岁时被接回中国。从他给第四代德川幕府家纲的信中也有佐证:“成功生于日出,长而云从……” ①至今,在郑成功出生地平户,在每年郑成功忌辰那天,还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公祭。郑成功儿时的故居仍保留着昔日的原样。相传郑成功当年离日回国前亲手种植的一株椎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日本还流传着有关郑成功出生的??儿诞石”的传说: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有一天在平户海边拾贝壳,忽然一阵腹痛,就倚着海边一块巨石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郑成功。这块巨石今天仍屹立在那个海边上,当地人称之为‘儿诞石’,是平户的一个名胜地,慕名前往观光的人很多……”   谈到郑成功的身世,还要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说起。郑芝龙(1604~1662),福建省泉州南安县人。郑芝龙早年就出海经商,广泛接触西方人,还会荷兰语,19岁时即在明天启三年(1623)随一艘荷兰商船到平户(现日本国长崎县松浦郡平户町)做生意。在等待顺风返航期间,借住在平户当地的望族大户田川家中,与比他大两岁的田川家的小姐翁子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只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出世不到一个月就随原船离去而与田川小姐分了手。后来,郑芝龙从事海上贸易和走私活动,经常穿梭于中日之间,事业越做越大。台湾学者戚嘉林认为至少在1628年,郑芝龙已聚众3万余人,并拥有1000只戎克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可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劲旅”。②明崇祯元年(1628)郑芝龙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1630年,郑成功被接回福建老家。   郑成功回国后成长于富豪之家,文武两方面皆接受中国正统教育。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关心国家大事,研读兵书,“诗书礼乐射御”样样精通。在清兵南下势如破竹、南明政权风雨飘摇之际,郑家身受皇恩厚望,是南明政权倚重的最后几支武装力量之一。郑成功继承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奉南明宗室为正统,素怀灭清复明之志。隆武二年,郑成功率部收复失地有功,晋封为忠孝伯招讨大将军。当时,清兵入闽,隆武帝被俘绝食而亡,母亲受辱自缢,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悲愤难平,于广东南澳起兵,高举反清复明旗帜,24岁就担任了东南沿海抗清统帅。1647年(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南明桂王朱由榔即位,改年号为永历,郑成功奉永历年号,在抗清斗争中先后发动过三次北伐。1649年(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初,加封郑成功为延平公。1657年(明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晋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36岁时率大军北上,沿江西进,望风披靡,清江南省四府三州二十二县皆反正,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他率领十万抗清义军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下。为明心志振奋军心写下了一首题为《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绝: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断,   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力透纸背,至为感人,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后因误中诈计,失利败退。郑成功从反清复明的长远考虑,最后决定东征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反清复明根据地。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郑成功率大军横渡台湾海峡,经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