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百年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K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05-03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转折点。长期以来,研究者均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于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共和政体,建立了共和国。笔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远不止这些。例如,在辛亥百年后的今天,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审视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以及满清一代的背景,更进一步的认识辛亥革命的启示及对后世的意义,可让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有鉴于此,笔者拟对此进行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辛亥革命 百年 再思考
西方殖民势力入侵中国,正值十九世纪清朝在经过近两百年盛世之后而转趋衰弱之时。在那个时代,内忧(如回民起义、稔军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和外患此起彼伏。清政府在面临燃眉之急时,却因种种原因仍然墨守成规,无法进行改革以图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没有行动。为了救国图存,中国社会的各阶层作出了相应努力,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国会请愿运动、革命运动等,都是生动的体现。当时主张革命者,以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成员为主(在1911年也有部分立宪派参加)。为推翻清朝政府,在1906至1910年间,革命派发动了数次武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在1911年的第十次起义,即武昌首义,成功地攻占了武昌,之后湖南、陕西等省份纷纷响应并宣告独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对革命进行镇压。但是清政府打错了算盘,这次革命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起义,并不能用传统的手段加以扼制。经过多番较量,1912年2月12日,清帝正式退位。从此,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辛亥革命。
历史是不可切断的,它有着自身发展发展延续的规律,辛亥革命就是如此,它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可以说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以下,笔者想讨论几件事情,即:为什么清廷迟迟没有进行改革?笔者将简要考察清廷遗风及为何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以后要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主义”在清末因为中国饱受列强凌辱而产生发展后,对于中国发展的长远意义及其作用。
一、辛亥革命前夕的满清政治
(一)满清王朝的政治结构。清朝是由一个少数民族征服汉族这个多数民族而建立的政权,在1644年入关后,统治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担忧汉人对自身的反抗,因而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措施。比如在全国部署八旗军,驻扎在各个军事重镇;清廷在省一级确定了以总督和巡抚为军政首长的制度,即督抚体制,虽然说是满汉共治,实际上是用满人所任的总督来监控汉人所任的巡抚与州县以及整个官僚系统。地方如有战乱,朝廷则派钦差大臣前往应急,以确保地方官员绝对效忠于皇上。又如回避制的制定,也就是地区回避、社会关系回避、特定职务回避。清代规定地方上从督抚直至州县一级的各级官员,都不能在自己的家乡所属的省、府、州、县内担任要职。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还规定:“选补官员所得之缺,在五百里内,均行回避。若有以远作近,以近报远,希图规避,择缺之美恶者,或经部察出,或到任后督抚题参,照规避例革职。”[1]目的是为克服官僚机构中互相攀援、结党营私、裙带关系等各种弊端。为了防范汉人造反,清廷还鼓励读书人考据典章、书写八股文章,并以琴棋书画打发其多余时间等等。清廷对汉族知识分子不放心,可从清初俯拾皆是的文字狱案中看出。
(二)文教制度。清世祖顺治十八年(公元1 661年),清朝约,[2]到清宣宗道光二十年 (公元1840年),有412814828人,[3]达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最高点。汉族人虽然可以通过科举来获得仕途的升迁,但满族人的王爷贝勒,则是不变的世袭统治阶级;其人数之多,远超过前此任何朝代的王室。这无形背离了历来通过开科取士以促成社会升迁的目的。
(三)满清入关初期,统治者可以说是纪律严明。到乾隆时期为止,由于行贿受贿而下狱的人非常的多。大贪官和?在二十年任宰相的时间里,聚敛财产八万万两。当时清廷国库每年收入不过七千万两左右,而和?蓄积的私财,竟超过了国库收入十年的总额。但是贪赃腐败之风并没有因为和?被嘉庆皇帝处死而中断。 当时的督抚如王?望、陈辉祖、伍拉纳、国泰之徒,赃款累累,动辄数十百万。
(四)在十九世纪面临内忧外患之际,清政府维护统治的需要远超过改革图强的迫切。特别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平息后,清廷就更有理由拒绝改革了。
二、太平天国运动对清廷的影响
事实证明,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清朝灭亡和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础。
首先,太平天国起义后,八旗绿营节节溃败,根本无法应对统治危机。太平天国兴起以后,清廷先后派出钦差大臣李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