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论文:浅议我国地质灾害特点与类型.doc

地质灾害论文:浅议我国地质灾害特点与类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论文:浅议我国地质灾害特点与类型

地质灾害论文:浅议我国地质灾害特点与类型 【摘要】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在制造着各种各样无情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有时简称地灾)就是其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从古至今,除了战争、疾病、贫困、车祸等灾难外,地质灾害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具威胁和破坏性的一种自然力量。但在灾难面前,人类依靠科学方法与集体智慧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地质灾害给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始终是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的一个首要任务。特别是在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当今社会,客观地认识各种地质灾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是人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防治 1.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 2 0%以上,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损失,查清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国土资源部从1 9 9 9年开始,在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陆续部署开展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调查的重点是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6种地质灾害类型。据调查数据显示,其中滑坡占灾害总数的51%;崩塌占17%;泥石占8%;地面塌陷占5%;地裂缝占3%;不稳定斜坡占16%。可以看出,斜坡灾害(崩、滑、流、不稳定斜坡)是我国主要的的地质灾害类型。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2.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特征 2.1滑坡 (1)滑坡的规模。我国滑坡总体上以中小型为主,小型滑(2)滑坡的类型:滑坡按物质成分可分为土质滑坡、岩质滑坡和碎块石土滑坡。在以往的滑坡点中,以土质滑坡为主,除东部山区外,其他研究区土质滑坡所占比例极大。(3)滑坡与地形坡度:地形坡度直接影响到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滑坡发生的原始地形坡度进行统计,对今后的滑坡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4)滑坡诱发因素:滑坡的诱发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 2.2崩塌 (1)崩塌规模。崩塌按崩塌体大小,分为巨型崩塌(大于100万m3)、大型崩塌(10~100万m3)、中型崩塌(1~10万m3)和小型崩塌(小于1万m3)。(2)崩塌类型。崩塌按物质成分可分为土质崩塌、岩质崩塌和碎块石土崩塌。(3)崩塌与地形坡度:同样按5个等级(0~10°、10~25°、25~40°、40~60°、60~90°)进行统计。从总体上看,崩塌多发育在坡度区间为60~90°,然后依次为4060°、0~10°、25~40°和10~25°。各种规模的崩塌在不同坡度等级中分布情况基本一致。(4)崩塌诱发因素。崩塌的诱发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大气降雨和地震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坡脚开挖和植被破坏等。 2.3泥石流 (1)泥石流规模:泥石流分为巨型(大于50万m3)、大型(20~50万m3)、中型(2~20万m3)和小型泥石流(小于2万m3)。从调查数据资料中分析,泥石流以中小型为主,其中小型占泥石流总数的62%;中型占泥石流总数的26%;大型占泥石流总数的7%;5%。(2)泥石流类型: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分为泥石流、水石流和泥流。在已调查的泥石流点中,以泥石流为主,占泥石流总数的67%;水石流占总数的27%;泥流仅占总数的6%。在各种规模的泥石流类型中,泥石流、水石流和泥流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3)泥石流诱发因素: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暴雨控制。一般性暴雨(日降雨量50~100mm)极少形成泥石流,大暴雨(日降雨量101~200mm)为泥石流多发期,特大暴雨(日降雨量大于200mm)极易出现大面积泥石流。 3.地质灾害的相关性 4.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方法 4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反地质灾害形成之道而行之。所谓的“防”就是在灾情险情出现之前,事先采取预防措施,杜绝或减少致灾作用发生的条件和机会。这就需要通过加强监测、监控,特别是要善于利用较先进的“3s”技术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控与防范,确保在“防”上取得成效。所谓的“治”就是当险情灾情出现后,根据切实保护受灾对象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制止其发展成灾或遏制灾情进一步恶化。这就需要加大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做到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现状有详4种方法,作为防灾减灾的一种方法,应当予以重视,特别重要的是针对一定的地质灾害,采用哪一种方法更好,需要视灾情险情,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角度出发做出科 5.结论 【参考文献】 [1]王泰书.地质灾害述评[j].陕西建筑,2008,(04). .地质灾害分类与防治[j].西部探矿工程,2009,(04).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