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的成因及对策.doc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的成因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在审讯过程中影响犯罪嫌疑人拒供心理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本文将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分析拒供形成的原因,并基于这些因素探讨在审讯中如何突破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促进侦查。 关键词:审讯、犯罪嫌疑人、拒供 拒供心理是支配犯罪嫌疑人抗拒讯问,拒不如实供述案件事实真相的心理意向。它直接影响着犯罪嫌疑人在审讯过程中是否澄清事实,决定着其对审讯的否定和抗拒,影响着侦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侦查进度,难以进一步彻查案件事实,甚至会影响其他涉案人员的拒供心理。当犯罪行为主体在实施犯罪后,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进入司法程序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将会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出现,此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不甘心自己如实陈述罪行,又不敢一味抗拒。审讯的过程是侦查人员通过各种审讯方法和审讯技巧转变犯罪嫌疑人抗拒心理的过程。 一、审讯中犯罪嫌疑人拒供的主观因素 犯罪嫌疑人在审讯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对于抗拒心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是犯罪嫌疑人拒供的主要原因,主观因素包括了犯罪嫌疑人的畏罪心理、侥幸心理、对立心理、消极情绪、被报复心理等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畏罪心理 畏罪心理是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存在的心理,主要表现在犯罪嫌疑人害怕因个人的罪行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罚,从而导致个人、家庭、声誉及前途、利益等遭到损害。因此因为恐惧而产生的一种拒供心理障碍。大多数犯罪嫌疑人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畏罪心理,并且通常贯穿于整个审讯过程。畏罪心理对于侦查人员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不利之处悠悠有利之处,关键在于审讯人员如何准确把握侦查的突破口,寻求最优的侦查手段。 畏罪心理障碍在审讯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拒不供述,杜宇侦查人员的问题莫不作答或百般抵赖。畏罪心理下的犯罪嫌疑人恐惧罪行被揭穿后给自己带来的损失,通常而言在畏罪心理下,犯罪嫌疑人会表现出高度的紧张和不敢正视现实的情绪,坐立难安,心理压力极大。在整个审讯过程中通常表现为语无伦次、吞吞吐吐,极力否认自己的罪行。他们担心因为自己的罪行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已有的幸福家庭和家人,也担心自己的亲戚朋友会因此受到牵连,在此心理因素的诱导下,他们往往表现出故意编造谎言,掩盖事实真相,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供与不供的矛盾心理。 (二)侥幸心理 1998年10月5日,我国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明文规定“受刑事追究的人不得受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强迫自证有罪”,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没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而有权保持沉默。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对案件的审理存在主观自信,自以为能够隐瞒案情,开脱罪责,逃避法律制裁的一种供述心理障碍。牢不可破,不会出卖自己侥幸心理是支撑犯罪嫌疑人拒供的心理基础,为了使其交代罪行,讯问人员应设法矫正其侥幸心理,设法全面具体地了解整个案情,摸清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存在的根源,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步骤,对自恃作案手段高明的犯罪嫌疑人,审讯人员应加强心理攻势,技巧地使用证据,利用供述矛盾进行“心理限制”。 其次,对于犯罪嫌疑人确实犯有较重的罪行,将会被处很重的刑罚,因而产生拒供畏罪心理障碍的。此时采取增压的讯问方式,先将其罪行的严重性说足,以达到置死地而后生的情境,增加其心理压力,但要把握好度。因为增压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生愿望,变畏罪的压力为坦白的动力,所以绝不能将他的心说死了。在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压力达到“生”与“死”的临界状态并无助时,侦查人员此时以言、行让犯罪嫌疑人感知唯一能救助他的人是侦查人员,然后侦查人员以救助者的身份为其指明唯一的出路——坦白。 最后,对于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并不重,处罚较轻,但犯罪嫌疑人误认为罪行较重而产生拒供心理障碍的。此时采取减压的讯问方式,以缓和、轻松的方式、态度讯问,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减轻其心理压力,以消除其紧张的情绪,并结合其犯罪事实将法律条款交由其自行阅读,同时解释法院在实际审判中的量刑幅度。然后说明其本身的罪行并不重,处罚会较轻,如果能坦白交待犯罪事实,争取一个好的认罪、悔罪态度,法院还会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最终的处罚结果就更轻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审讯的过程是一个审讯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不断博弈的心理交锋,侦查人员要按照法律程序办案,录口供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收集证据的过程,更加需要收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动态,综合运用各种谋略和技巧,把握整个案情的发展,从而在审讯中掌握更多主动权,从而降低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掌握侦查的主动权,顺利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获得更加真实的口供,让犯罪嫌疑人真实供述,促进案件侦查的发展。 参考文献: 毕良珍;“临界诱供”的法律思考——刑事讯问谋略运用合法性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6期杨淑玉;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酌悔罪心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