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安徽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第 24 卷第 3 期
2 0 0 9 年 6 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Journa l of Suzhou Un iver s ity
Vo l. 24, No. 3
Jun . 2 0 0 9
关于安徽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张立今
(宿州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 分析了两淮矿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 ( 1) 煤炭深加工不够, 产业链短; ( 2) 煤炭资源枯竭, 生态 环境严重破坏; (3) 煤炭资源回收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等主要问题, 同时提出了破解以上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 经济转型; 煤深加工;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 06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006 (2009) 03- 0005- 06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因开采地下煤炭资源而形成
并发展起来的且煤炭采选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主要 地位的城市1 。 根据王青云等对煤炭资源型城市所 作的界定, 安徽省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有淮南市和 淮北市。两淮均是因煤炭开采而兴起的煤炭城市, 新 中国成立以来, 为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 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然而在煤 炭开采过程中, 随两淮老矿区的萎缩, 新矿区向周边 城市拓展, 两淮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新 的历史性课题需要重新审视。 因为它不仅涉及两淮 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自身的问题, 而且关系到整 个皖北地区乃至安徽省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发展问 题。 研究实施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 展的正确战略及对策, 不但对皖北地区, 而且会对安 徽省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产生重 大影响。
960km 2 , 已探明- 1 200 m 以上煤炭保有储量116 亿
吨, 横跨淮北、宿州、亳州三市, 目前主要有淮北矿业 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开采, 淮北矿业集团已形成 2
400 万吨生产规模, 皖北煤电集团已形成 1 200 万吨
生产规模。目前两淮煤炭基地是全国13 个亿吨级煤 炭基地之一①。
两淮矿区“十五”之前, 随着我国 GD P 连年高速 增长, 作为能源主力的煤炭需求量急剧增大, 两淮抓
住机遇, 煤炭生产规模得到迅速扩大, 经济效益逐年 提高, 对拉动两淮乃至安徽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 贡献。作为正处于青壮年期的两淮矿区, 在近几年煤 炭生产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这种高度依赖煤炭的资
源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着一系列矛盾和 问题: ( 1) 产业产品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所有 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单一, 尤其是加工、转化深度 不够, 产业链短, 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产品副加工利 用率低, 浪费严重。 (2) 两淮老矿区资源枯竭问题日
益突出,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转型困难, 接替产业规 模小, 可持续发展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3) 煤炭资源 回收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 共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率 低, 两淮平均回收率45% 左右, 尤其是乡镇煤矿仅占
15% 左右。 (4) 城市分散, 功能弱化。
上述这些问题是当前两淮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存在的严重隐患。从长远看, 煤炭资源总有枯竭的一 天, 两淮煤炭资源整体一旦进入衰老期, 必将严重冲 击皖北乃至安徽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如不能未雨绸 缪, 尽早解决, 将给皖北乃至安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
的冲击, 甚至出现经济倒退。
两淮矿区分布、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面
1
临的问题
淮南、淮北市均是以煤炭生产作为主导产业, 且 GD P 占70% 以上形成“一煤独大”的格局。两淮目前 有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国 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大煤炭生产企业。 淮南 矿区横跨淮南、阜阳、亳州三市, 矿区东西长 100 km , 南北倾斜宽30 km , 总面积3 000 km 2 , 已探明-
1200m 以上保有储量 300 亿吨, 目前主要有淮南矿 业集团、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开采, 淮南矿业
集团已建成3 100 万吨生产规模, 国投新集股份有限 公司已建成 1 000 万吨生产规模。 淮北矿区总面积
收稿日期: 2008212210
作者简介: 张立今 (1954-
经济管理。
两淮矿区有关数字信息来源于四大煤电企业集团、淮
南、淮北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能源办。
①
) , 安徽萧县人, 研究员, 研究方向:
用 煤焦化、气化、液化使煤真正成为“乌金墨
玉”, 煤炭产品数次转化后身价倍增。据专家研究, 以
100 万吨精煤炼焦, 从炼焦荒煤气中可回收的主要 化 工产品为硫铵 10 000 吨, 约增产粮食 30 000 吨,
焦油 40 000 吨, 加工后可得到工业萘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