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宝典高一音乐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典高一音乐教案

交响素描《大海》 教材分析: 交响素描《大海》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它由三幅交响素描组成。三首素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充满阳光的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它们既像是一部由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又好像是一首庞大的交响诗。本课欣赏的是《大海》的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海浪的嬉戏》描绘的是浪花在欢快地嬉戏。如果把德彪西的三幅素描看做一部篇幅不太大的交响曲的话,那么这第二幅便是其中的一个辉煌的谈谐曲乐章。海有万千变化,有时安静沉着,有时又令人感到困惑。而这第二幅,作者集中描绘的却是它的自我欢娱——浪的游戏。在无数轻快典雅的乐句中,在色彩斑润的和声对置下,汹涌的波涛和腾越的浪花,以及后浪推前浪的不停顿冲击,成为乐曲的中心。轻快的舞蹈性旋律与节奏及其恢谐性的笔法,构筑成这一印象主义的音乐画卷。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大海》,使学生初步了解西方近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赏析《大海》,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 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投影仪、磁带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交流本课预习 “关于海的文学描述 (二)讲明本课学习内容 1.了解印象派的音乐风格; 2.欣赏交响素描《大海》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二、欣赏乐曲 (一)展示思考题: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不同吗: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 (二)学生初听《海浪的嬉戏》。 (三)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 三、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2.老师讲述: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交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 五、赏析《海浪的嬉戏》片断: (一)谱例1 (二)展示思考题: 1.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三)教师归纳:,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 这个片断是由长笛、单簧管及小提琴演奏的: (四)作者简介: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 罗曼·罗兰对德彪西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伟大的梦境画家。” 六、聆听《海与辛马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 (一)展示思考题: 1.听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你能哼唱主题旋律吗?能辨别音色吗: 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哪一个音乐流派的代表?(民族乐派) 谱例2 1.?????????,学生简单讨论考题并回答。, 2.?????????,教师小结, 在舍赫拉查达主题结束后,一望无际波光闪烁的大海主题出现了,接着长笛吹出了辛马的主题。它是那样地从容不迫,使人联想起辛马德的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的情景。另一段主题描绘了大海的不平静,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激荡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 七、复听《海浪的嬉戏》 (一)思考题: 1.德彪西对海的描述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海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 (二)简单讨论分析作品,让学生辨别音色。 乐曲开始在引子中可以听到长笛和单簧管的对话,然后是英国管和双簧管。这时它的主旋律好像也在弦乐器的颤奏中发展着。 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不太容易哼唱。 谱例4 这一段主题稍经反复,在木管乐器上列闪烁的伴奏音型,乐曲中段的新主题便表情地奏出: 这是由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和单簧管同时演奏着的一个对题,它构成一个增二度的复调,第二主题逐渐成为乐章的主体。 下课: 爵士乐 ?[教学目标],  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的意识。  [教学重点],  由于某些历史与社会的原因,学生对爵士音乐接触比较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虽然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但仍缺乏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初步了解爵士音乐的音乐特点(特别是即兴性),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 [教学准备],  一、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多渠道(互联网,书籍,报刊,传播媒体,音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