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及改革策略.docx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及改革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及改革策略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及改革策略强 冬 梅(鸡西大学 综合教育系 , 黑龙江 鸡西 158100)摘 要 :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成本负担的结构以及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存在很大弊端 。要想解决此问题必须改革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策略 , 从而确保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关键词 : 义务教育 ; 教育投资 ; 投资体制文章编号 : 1672 - 5409 (2004) 03 - 0110 - 04中图分类号 : G40 - 011文献标识码 : A的不对称 。这就使得义务教育这项最重要的国民素质基本工程处于最没有财力保障的情况下 。据资料 显示 , 从 1994 年 到 1996 年 , 我 国 义 务 教 育 经 费中 , 财 政 预 算 内 拨 款 的 比 重 从 59185 % 下 降 到54137 % , 其中农村学校下降到 52163 % 。义务教育 经 费 支 出 中 , 财 政 预 算 内 教 育 拨 款 , 小 学 从58125 %下 降 到 51192 % , 初 中 从 56144 % 下 降 到49144 % , 这与义务教育 “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是极不相称的 。2 . 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困难 , 数量不足教育费附加是由税务机关征收 , 教育部门统筹 安排 , 用于改善基础教育的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的 经费 。1994 年税制 改 革 后 , 在 城 市 里 凡 缴 纳 增 值 税 、营业税 、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都应缴纳教育费 附加 。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 税 、营业税 、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 , 教育费附 加率为 3 % 。不缴 “三税”的企业 、个体私营企业 按销售收入的 4 %计征 , 农民按纯收入的 115 %征 收 。但是 ,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实际城乡教育费附加 征收普遍不足 , 每年的征收额只占应征数的 50 %~60 % 。3 . 难以适应我国基本国情 , 不利于贫困地区 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一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端目前 ,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特点是 :中央政府在整个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与分配中仅占有 较低的比重或份额 ; 地方政府 、尤其是地方基层政 府是实施义务教 育 的 主 体 , 承 担 着 实 施 义 务 教 育90 %以上的经费 ; 家庭和学生直接负担一部分义务教育费用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实行 , 克服了传统教育投资体制所固有的高度集中和管理 僵化的弊端 , 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大力兴办义务 教育的积极性 , 增强了义务教育管理与发展的灵活 性等 。但是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 在具体的实 践中仍存在如下的缺点和不足 。1 . 财权和事权不一致的状况导致政府对义务 教育投入不足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 , 地方 政府承担了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 。地方政府中 , 责任又层层下推 , 在农村推到乡级政府 。但在财力的分配上 , 我国与多数国家一样 , 上级政府 ( 中央 、 省) 集中了大部分收入 。1994 年 实 行 分 税 制 财 政体制以后 , 中央和省级政府财力的集中更为明显 ,形成了各级政府间义务教育的举办责任和财力分配收稿日期 : 2003 - 12 - 18作者简介 : 强冬梅 (1968 - ) , 女 , 黑龙江鸡西人 , 鸡西大学综合教育系副教授 , 从事教育学 、心理学研究 。BIAN J IAN G J IN G J I YU WEN HUA110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 年第 3 期教育纵横我国是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 。把普及义务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 地 方 负 责 筹 措 与 分 配 , 实际上等于默许了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差异对义务教育普及的制约 。其结果只能使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取决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取决 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 。一方面体现在到本世纪初 , 我国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普及初中教育 , 有些地方甚至提出普及高中教育的口号 , 而经济落后地区连普及初等教育都困难重重 。另一 方面还体现在我国中小学预算内生均经费的地区差 异上 。1995 年 , 我国 各 地 初 中 预 算 内 生 均 经 费 平 均值 507 元 。最高的达到 1 595 元 (上海) , 最低的 为 322 元 ( 安 徽) , 最 高 地 区 为 最 低 地 区 的 4195 倍 。我国各地小学预算内生均经费 , 最高的 1 248 元 (上海) , 最低的 145 元 (河南) , 最高的地区是 最低的地区 8161 倍 。可见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