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简明教程上.doc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上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绪论 §1-1 弹性力学的学习基础 杨振宁执教清华本科 为大一新生讲基础物理本报讯 “希望大家在这一学期里不单单学习到物理,还要学到微积分,学到一些英语。”简短的开场白后,曾经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面对130多位大一新生,开始了他为清华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的教学生涯。9月13日上午,清华六教,82岁的杨振宁面对来自清华物理系和基础科学班大学一年级的130多张稚气面孔,从秒、光速等最基础的物理量开始,一边用清晰的英文讲解,一边在演示的幻灯上写下定义、公式和推导过程。同学们听得入神,课桌上放着那本大部头的英文教材《Fundamentals of Physics》(基础物理原理)。在另一个观摩教室,很多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旁听的学生,甚至校外的师生也闻讯赶来,他们通过同步的影音实况录像也成为杨先生的学生。在讲到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加明白,杨先生改成了中文讲授、中英文注释,他说:“假如有不懂的同学,必须在下课的时候找听懂的同学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变为直觉。”在讲完等加速运动的时候,杨先生说:“事实上这样厚的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很少,刚才讲的这两个公式的来源如果你们懂的话,第二章节就差不多掌握了。”“我们的教学中存在忽视对最基本的定义和公式的讲解的情况。杨先生的讲授始终强调物理中最为基本的东西,强调数学和物理的关系,并且在教学中也讲述了物理历史发展上的一些关键事件,给了同学们在学习中更大的发挥的天地。”清华物理系退休教师在听课后说。一位基科班的同学说:“我觉得杨振宁先生尽管用英文讲,我们接受起来没有什么难度,我们也很想多学一些专业的术语。”另一位物理系的同学则认为,“头一节课程自然比较简单,当然期待更多的精彩了!” 杨振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普通物理是基本课,在清华教课对我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我自己对这件事情抱有很大的希望。我想教了一学期之后,我可能要写一篇通俗的文章,比较我在这里和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普通物理的经验,这不止是这两个学校的学生的不同,我想这是中西文化不同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所以这件事情我是很愿意做的,我相信也不是使我太疲乏的。”“我相信,杨先生为大一新生教课的行动对推动物理系乃至清华‘名师上讲堂’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系里已经选派了2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给他当助教。”物理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说。 2003年12月,杨振宁从美归来,定居清华园,并把他居住的小院取名“归根居”。9月份开始,他在清华园教授大一物理,同时他还带研究生,虽然已经不能够给他们科学研究细节上的指导,但是也时常对他们研究总的方向上给一些点拨。 材料力学 杆状构件:杆、梁、柱 面上应力、位移 强度、刚度 宏观、近似 结构力学 杆系结构:桁架、刚架 面上应力、位移 强度、刚度 宏观、近似 弹性力学 一切弹性范围内的固体连续介质:板/壳/坝/翼/墙 空间各点的应力、位移 强度、刚度、点的状态 细观、较精确 特别提示: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在剪应力方面定义的是完全相反的。 弹性力学的简介 固体力学的重要分支 它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和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内力,也称为弹性理论。它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和某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航天等工程领域。 弹性体是变形体的一种,它的特征为: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除去外力后物体即恢复原状。绝对弹性体是不存在的。物体在外力除去后的残余变形很小时,一般就把它当作弹性体处理。 发展简史0) 开始到Navier 和 Cauchy 提出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为止,这段时期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理论基础建立期是从Navier和 Cauchy提出方程 (1821) 起到Green(1838) 和 Thomson (1855) 确定弹性系数为21 个止, 这段时期理论基本成熟,已经把物理问题或工程问题化成数学物理边值问题求解。后面的发展,正如Love 指出的那样,“定理愈来愈少,应用愈来愈多”。鉴于弹性力学方程求解的复杂,以后的发展多在方程的解法上,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Saint-Venant 提出了柱体扭转和弯曲问题的半逆解法(1855-1856);Airy 用应力函数解决了平面应力问题(1862);Hertz 解决了两弹性体局部接触的问题(1882);Kirsch处理了园孔附近的应力集中(1898);Kirchhoff 解决了平板的平衡和振动问题(1850及以后);Aron 探讨了薄壳问题(1874)等。一般说来,19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50 年代弹性力学理论和应用得到大的发展,如弹性力学虚功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的建立,Betti互易定理的证明(1872)和Castigliano提出了应变能原理(1873),En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