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_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docx

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_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_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

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何其聪喻国明【本文提要】本文认为,移动互联网绝不仅仅是PC互联网的升级移动版本,它具有渗透融合化、即时互动化、社会同一化等特征,给使用者带来全新媒介体验。鉴于移动互联网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传媒认知,而与受众自我、心理同一性、社会身份等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发展心理学中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框架和社会系统理论框架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对未来移动互联时代媒介接触行为的新的研究框架。【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媒介接触发展心理学【中图分类号】G206一、移动互联终端用户媒介接触行为的全新特征对于移动互联网变革潮流,大多数研究依旧停留在“媒介互动性增强”、“信息实时性发布能力增强”或“用户主动发送信息意愿增加”等诸如此类的论断之上。但对于身处媒介新浪潮中心的用户而言,以上论断似乎不足以完整描绘这一变动的真实影响力和媒介社会历史价值,反而隐含着对新媒介认知流于表面化的危险。即使没有科学调查,仅从用户使用体验而言,移动互联终端也绝不仅仅是PC互联网的升级移动版本,它的普及为网络使用者带来的变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全新媒介体验,包括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1.渗透融合化:移动媒介行为融入社会日常生活今天,得益于物联网、云计算和高速移动数据传输技术的日益成熟,发生在移动互联用户身上的变化似乎已经超出了传统传播学认识中的所谓媒介范畴,甚至内化为用户日常信息传播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这种变化并非一朝一夕能作者何其聪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喻国明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承担的国家“985”工程的“第二期中国城市居民全媒介接触调查”项目的先期研究成果之一。新媒体前沿362014.12够完成的,也不会是简单的从1.0向X.0的升级。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本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规律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事实上,移动互联背景之下的传播行为已经不能用人类传播行为中提炼出来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或者大众传播等传播学传统分类来进行概念化分类了。例如,腾讯视频的移动客户端,它的节目内容涵盖传统电视节目、海外电视剧、电影、用户自创视频等内容,以及品牌广告视频等。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收看上述内容时,传播者(腾讯)和受众(移动终端用户)之间的活动已经整合了各种传播类别。而腾讯视频的受众实时评论功能,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反馈渠道变得及其方便快捷。移动传播技术使传播行为复杂化和结构化。已经内化成用户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传播行为颠覆性质变的根本原因。从某种意义上,移动传播诚然已不限于媒介传播范畴,而内化为移动用户社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以不同技术形态伴生于用户工作、生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最终渗入社会日常活动的诸多领域。2.即时互动化:移动媒介技术变革社会交往形态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初,传播学界就曾断言“互动性”是互联网区别于其他大众传媒的重要特征之一。但PC网络对于必需的上网环境(例如具备光纤或小区宽带等网络接入环境)和基本的硬件条件(可以上网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具有刚性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MSN、QQ等PC互联网社交沟通工具的方便程度。PC互联网这些对于上网时间和地点的物理限定条件,相对弱化了当时网络互动沟通工具的社会交往色彩。显然,PC时代的互联网媒介互动程度相对较低,距离面对面、实时互动、即时反馈的真实社会交往行为还相距甚远。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窘境被移动互联网所打破。移动媒介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一方面继承了PC终端互动性特征和信息沟通优势,另一方面为使用者增加了信息沟通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优势。无论文字、语音还是图片、视频,借助3G/4G、WiFi等移动高速传播技术,以及微信、爱奇艺等移动APP工具,用户与任意相联系的用户之间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分享和交流互动,也可以通过新浪微博移动端或者高德地图移动端,对公众或者所有订阅用户公开自己的感受、评价、位置、地点等高维?信息内容。更重要的是,技术的进步帮助即时交流的内容得以涵盖任意信息形态,甚至携带着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情绪、语气、语调、手势等各种非语言符号,这对于还原人际传播语境具有重大意义。在上述移动传播技术背景下,传播与反馈的界限被逐渐模糊化,传者和受众的差异被逐步同一化,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交叉组合为一体。更重要的是,所有参与到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用户,都可以享受到类似于面对面的社交感受和信息互动速度。以微信为例,微信允许用户与朋友圈中的朋友进行一对一交流,也可以在微信群进行一对多互动,或者在朋友圈对成百上千、亲疏远近不一的人群发表公开言论和观点,而这一切传播过程都是可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