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通风与灾害完善培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授课人:侯英敏 下午好 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煤矿事故每年死亡上万人。2000年,从中央到地方组建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之后,每年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7000人以下。2003年事故死亡人数为6434人;2004年死亡6027人;2005年死亡5986人;2006年死亡4746人。 煤矿灾害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国际社会一些“人权” 组织以此为借口指责 我国不重视人权 国际贸易中指责我国 煤炭为“带血”的煤 事故矿区生产停顿、 社会秩序混乱 事故家庭“家破人亡” 激化职工、企业和政 府的矛盾 山东省煤矿1990年以来重特大通防事故统计表(一) 山东省煤矿1990年以来重特大通防事故统计表(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⑴地下开采比例大,地质条件复杂。 ⑵小煤矿过多,违法开矿问题严重。 ⑶整体装备水平低 ,安全投入不足,抗灾防 灾能力差 ⑷重生产、轻安全问题突出 ⑸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6)存在一些制度有待完善的问题。完善劳动 保障法律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民主权利,对 促进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矿井通风和灾害防治  通风是手段,是措施,是煤矿安全的基本保障 防瓦斯 防煤尘 防火 防水 防顶板等 第一章 矿井通风及安全管理 一、井下空气与矿井通风任务 1.地面空气的成分 氧气:20.96% 二氧化碳:0.04% 氮气:79.00% 2.井下空气的主要变化 进入矿井之后变化主要有: 氧气浓度减少;混入了各种有害和爆炸性气体;混入了煤尘、岩尘等固体颗粒;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发生了变化。 3.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允许浓度 (1)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味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2。常积聚于巷道的底部、井筒和下山的掘进迎头。 二氧化碳的来源有:有机物的氧化;人员的呼吸;煤和岩石的缓慢氧化,以及矿井水与碳酸性岩石的分解作用;爆破工作,矿内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瓦斯、煤尘爆炸时也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浓度为20-25%时,人将中毒死亡,为此。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体积计算,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总回风巷不得超过0.75%;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无臭,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微溶于水。 矿内爆破作业、煤炭自燃剂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时都能产生CO。 CO是一种对血液、神经有害的毒物。CO随空气吸入体内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CO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不仅减少了血球携氧能力,而且抑制、减缓氧和血红蛋白的解析与氧的释放,这就造成人体细胞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坏,严重时会窒息死亡。CO对人的危害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的CO浓度和与人的接触时间。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CO最高容许浓度为0.0024%。 (3)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带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矿内的H2S主要是硫化矿物水化和坑木等有机物腐烂所产生的。有些煤体也能释放H2S。 急性中毒后遗症是头痛和智力下降,慢性中毒症状是眼球酸痛,有灼烧感,肿涨畏光,并引起气管炎和头痛。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H2S最高容许浓度为0.00066%。 (4)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是一种褐红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为1.59,易溶于水。二氧化氮溶于水后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硝酸,对眼睛、呼吸道年末和肺部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严重时刻一起肺水肿。 (5)二氧化硫(S02) 二氧化硫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0.0005%即可嗅到。其相对密度为2.22,在风速较小时,易积聚于巷道的底部。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个体积的水可溶解4个体积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遇水后生成硫酸,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喉炎和肺水肿。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0.002%时,眼及呼吸器官即感到有强烈的刺激,浓度达到0.05%时,短时间内即有生命危险。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的氧化与自燃;在含硫矿物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安全浓度标准 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对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