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前沿.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监管前沿

第三讲 金融监管前沿 一、金融监管的私有化问题 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问题 三、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 四、金融监管的成本问题 五、监管规则的经济学基础问题 六、金融监管的激励监督问题 七、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问题 八、金融监管的行为金融学问题 九、中国当前金融监管的难点问题 十、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最新课题 一、金融监管的私有化问题 (一)能否将政府监管机构私有化? 问题的核心在于能否处理效率与公平、社会责任与最大赢利原则的冲突 (二)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结构安排 行业自律的地位(接不接受领导或者监督) 如何保证“行业利益倾向”? 能否公司化(例如交易所的公司化) (三)能否设立投资者保护协会、储户保护协会、投保人保护协会? 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问题 Regulatory independence Supervisory independence Institutional independence Budgetary independence 参见:Marc Quintyn 与Michael W. Taylor的文章 三、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问题 相关问题参见国际清算银行网站 四、金融监管的成本问题 直接成本: Howell Jackson(2002)的估算,1998年-2000年间,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共计41,722人,每年的经费共计45亿美元,占GDP的比例平均为6.4%。而与此同时,英国金融监管局的职员只有2765人,每年经费不过3.3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为1%。 间接成本 Sheila Bair(2003)的估计,如何考虑间接监管成本(如各机构的守法成本、监管失败的成本等),美国金融监管成本占GDP的比重将至少达到9%。换句话说,每年每10美元GDP中就有将近1美元花费在金融监管上。 五、监管规则的经济学基础问题 (一)内幕交易简介 (二)是否有必要禁止内容交易 赞成内幕交易的观点 反对内幕交易的观点 (三)内幕交易如何赔偿 (一)内幕交易简介 1、哪些人是内幕人员 2、哪些信息是内幕信息 3、构成: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赢利 赢利的标准(绝对还是相对?) 亏损是否构成内幕交易 赞成内幕交易的观点 1、急进的观点: Manne(1966)指出 ,内部人利用先知信息进行交易应该看成是对努力的、优秀的管理者的报偿。授予公司内部人有优先进行交易的权利,是对工资、奖金和期权等激励措施的不足进行的补偿 。 Demsetz(1969)指出,内幕交易可以缩短信息从公司到其投资者和一般社会公众的时间,从而提高股票定价的信息效率。 2、温和的观点: Herzel,Katz,1985 ,“Victimless Crime ”。 反对内幕交易的观点 Mervyn King, Ailsa Roell(1987)内幕交易的非公平财富转移 Mervyn King, Ailsa Roell(1987)内幕交易的征税效应 Friend (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幕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减少交易量。 六、金融监管的激励监督问题 (一)公共利益理论 (二)私人利益理论 (一)公共利益理论 Edward J. Kane(1997)指出,public-interest theory溯源于庇古(A.C.Pigou,1932)和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1947)有关福利经济学的研究 。 公共利益下监管者的利益目标函数特征: 利他(altruistic,监管者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自身最大化目标) 铁面无私(监管执行完全与监管目标重合) 完全独立 (二)监管的私利理论 1、特征: 监管者具有私人利益 监管者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不完全重合(存在三种组合:双赢、双输、此赢彼输) 2、表现: 俘虏论 监管容忍(too big to fail) 监管的自卫现象 自肥现象(鼓励做大规模、纵容泡沫、私设收费项目,例如信息费)。 俘虏论 监管者成为行业利益保护者 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利益结盟 仕而优则商 监管自卫现象 Edward J. Kane(1997)总结了监管者的5种自卫现象(条件反射): “蒙蔽反射”(blindfold refelex) :“我此前对此一无所知。” “强词夺理反射”(trust-me reflex):“你们不对,我是对的。” “掩盖反射”(Cover-up reflex):“媒体报道有误,实际并无此事。” “分散注意力反射”(distraction reflex):在2000-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频曝丑闻的时候,中国证监会大肆宣传进行“投资者教育”运动,一度被看成转移视线。 “推卸责任反射”(guilt-shift reflex) 或(scapegoat reflex ):“所有这一切皆因另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