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季风区区划.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部季风区区划

东部季风区自然区划 自然地理分布及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在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地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这是中国的东部季风区。 基本特征如下: 1、季风影响显著,风向、降水、温度均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更替。夏季风影响明显,湿润程度比较高。 2、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岭不多。在呼玛—北京—郑州—钦州一线以东,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其间500米以下的面积很大,有广阔的堆积平原。 3、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少部分为草原。 4、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要来源。 5、在第四纪冰期受冰川影响不大 6、红色风化壳分布很广,长江以南尤为普遍。 7、区内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温度 东部季风区自然区划 1.区划原则和方法 在区划工作中所遵循的原则包括: (1) 一般性原则: ①发生统一性原则:必须探讨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与过程; ②相对一致性原则:必须注意区域内部特征的一致性; ③区域共轭性原则:不能存在同一区划单位彼此分离的部分; (2) 基本原则: ①综合性原则:必须全面分析区域单位所有成分和整体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以此来划分区域和确定界限; ②主导因素原则:选取在区域分异中起主导作用的某一或几个主导标志来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根据,并按统一指标进行某一级的分区; (3)方法: (a)古地理法:古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遗迹察察,古籍文献 (b)类型制图法:合并法,自下而上区划法,从土地类型图开始 (c)顺序划分法:自上而下区划法,地域分异规律 (d)部门区划迭置法:“机械”,GIS优势 (e)地理相关分析法:专门地图、文献、统计资料 (f)主导标志法:主导因素、主导标志 在东部季风区区划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顺序划分法和主导标志法,在某一级分区时,按照统一的指标划分,并且遵循自上而下顺序区划方法。结合把各部门区划图重叠的方法,以相重合的网络界线或它们之间的平均位置作为区域界线。根据单项自然区划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各区划单位界线的分布形势、重合情况和接近程度,逐级确定综合自然区划单位。 2. 区划的理论依据 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地理综合体,主要是根据一定地域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的。而地表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地域分异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进行区划的理论基础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3.区划的步骤 (1)确定区划方法 顺序划分与合并法是自然地理区划的基本方法,它是自然区划方案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顺序:自上而下的划分是较高级区划单位的划分,如省级以上;自下而上则是针对较低级区划单位的划分,如县级单位。 对东部季风区进行区划,主要采用顺序划分方法,也就是自上而下逐级划分的方法,采用双列系统进行划分,先进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划分,然后进行地带性区划单位的划分,最后进行叠加与合并,主要概括地域分异因素的大、中、小尺度差异,从高级到低级依次划分综合自然区域,划分到省级区划单位,每个区划单位都有相对一致性。 (2)确定区划参考 主要参考黄秉维先生的区划等级系统: 零级: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 自然大区:主要以非地带性特征为主,归入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系列之中,热量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单独划分出青藏高原。 第一级:自然地区和亚地区 四个类型: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在热量带的基础上按水分条件对有些地区还进一步分出东部及西部亚地区。 第二级:自然地带和亚地带。依据:植被与土壤的地带性及其在不同热量带的表现,即生物气候特点。 第三级:自然省。依据:大地貌单元(如丘陵、平原、和山地等) 第四级:自然州 第五级:自然县 (3)确定区划指标 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干燥度、≥10℃积温、土壤、植被等。 4. 东部季风区具体区划划分结果 东部季风区 1寒温带 1.1 东北寒温带 1.1.1东北寒温带黑钙土 1.1.2东北寒温带灰化土壤 2中温带 2.1东北中温带 2.1.1东北中温带黑土 2.1.2东北中温带棕壤 2.1.3东北中温带灰钙土,棕钙土 2.1.4东北中温带黑钙土 2.1.5东北中温带沼泽土 2.2 华北中温带 2.2 .1华北中温带黑钙土 2.2 .2华北中温带黑土 2.2 .3华北中温带棕壤 2.2 .4华北中温带灰钙土,棕钙土 2.3华中中温带 3暖温带 3.1 华北暖温带 3.1.1 华北暖温带灰钙土,棕钙土 3.1 .2华北暖温带棕壤 3.1 .3华北暖温带黑钙土 3.2 华北亚热带 3.2 .1华北亚热带红壤和黄壤 4亚热带 4.1华中亚热带 4.1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