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的社会语言学调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音的社会语言学调查

Gumperz(1972)指出引起情景变换的重要因素包括话题、参与者、场所等 等。Clyne(1991)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八种可能导致语码转换的因 素,分别是:对话者(interlocutor),角色关系(role relationship)、语域 (domain)、话题(topic)、地点(venue)、交流途径(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交际类型 (type of interaction)、话语功能(phatic function)。 Oh I see,怪不得,…我写英文比较快,gùa sìa eng bóon lūan jú tu lūan jú sìa(我写英文随便涂随便写),假如 move 得fast, bǒ tèk khàk o(不确定)[i] 对 不起。 I got to go。 语言习得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语言地位的规划/语言要素的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社会语言学概述 二、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 1、调查设计 2、调查过程 3、统计方法 4、调查结果讨论 三、社会语言学的主要课题 《语言调查》,陈其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语言研究中的统计方法》,陈小荷,徐娟,熊文新,高建忠,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语言变化原理》拉波夫,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拉波夫自选集》拉波夫,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语言政策与社群语言》,许小颖,中华书局,2007 社会语言学的定义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 。 研究语言的各种变异 费希曼(J. Fishman, 1972) 他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社会语言学以语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方言和语言变异,考察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宏观社会语言学则以社会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在社区组织中的功能。 费希曼是将社会语言学二分为宏观和微观。他是关注的是不同层面的研究对象。 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 调查工具的设计 调查缘起(为何要就某课题进行调查) 前人研究 调查假设 调查工具的设计 调查过程(前测,中测,后测) 具名与匿名 抽样方法 受访人的寻找 前测,中测,全面测试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spss) 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包) /news/spss/doc3/index.htm 调查结果讨论 社会语言学主要课题 语言变异Language variety   1.年龄与语言变异   2.性别与语言变异   (1)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   (2)语言变化与性别差异   3 .社会阶层与语言变异 4.受教育程度   5.集团用语   (1)行话、单位用语   (2)专业用语   (3)术语   (4)隐语   (5)黑话    语言使用language use 使用对象(父母/兄妹/配偶/孩子/长辈亲戚/同龄亲戚/晚辈亲戚) 语言使用的频率 使用范围(家庭/工作场所/菜场/大商场) 语言使用情境(疲劳/生气/为难/争论/危险中/匆忙) 思维语言    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 语言移借language transference 克里奥尔Creole 洋泾浜pidgin 中介语固化 语言接触与文化同化 在海外长期居住的华人难免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接触,进而与当地文化融合,甚至发展到被完全同化。由于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移民是否陆续到来、种族、文化和宗教上的差异、移民的主要职业、居住环境等,同化的情况与过程,会因时因地而异。 就语言能力而言,海外华人可以分为三类:A. 只会说汉语方言的华人。B. 汉语方言与当地语(非汉语)兼通的华人。C. 只会说当地语言(非汉语)的华人。    一般而言,同化的过程可分为五个连续的阶段,由最初的“作客期”蜕变到最后的“融合期”。第八章第一节将深入讨论这一话题,这里先略而述之。各阶段具有如下特徵: (1)“客居期”:华侨社群里主要只有会说汉语的华人,他们的心态是把自己视为客居异地,想在适当的时候从“侨居地”回到原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