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大学化学.PDF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大学化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大学化学

第28卷 第3期 摇 摇 大 学 化 学 Vol.28 No.3 摇 2013年6月 UNIVERSITY CHEMISTRY Jun.2013 摇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 卡哈尔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摇 新疆昌吉831100) 摇 摇 摘要摇 对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概述。 着重讨论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能与结 构的关系,并展望了我国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研究的发展方向。 摇 摇 关键词摇 表面活性剂摇 结构摇 生物降解 摇 摇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分别具有润湿、分散、乳化、增溶、起泡、消泡、洗涤、润滑、防腐 [1] 和杀菌等作用 ,在工业、农业、医药、日用化工等众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据统计,全球表面活性剂 [2] 的用量由1999年的93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250万吨 。 表面活性剂大量使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对 [3] 土壤、水质的严重污染,甚至给人体带来危害,如皮肤过敏、癌症、生物雌性化等 ;另一方面,表面活性 剂的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一个难题。 因此,必须了解环境对这类物质的接受能力,即所谓的环 境安全性。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是其生命周期分析(LCA)的重要内容之一,迄今为止,表面活性剂的 发展历史上出现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从支链烷基苯磺酸盐(ABS)到直链烷基苯磺 酸盐(LAS)的转变;第二次是刚刚在欧洲兴起的用酯季铵盐(EQ)取代双长链的季铵盐(DTMAC)。 这 [4] 两次转变均是由生物降解性产生的 。 摇 摇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绿色化学已成为当前化学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表面活性剂的 [5] 绿色化学是绿色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淤 揭示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 关系(特别是与生物降解等环境相容性的关系);于 降低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盂表面活性剂的绿色 应用。 表面活性剂与环境的相容性则是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学的重点。 摇 摇 近年来,虽然有人对表面活性剂的降解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但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类型与生物降 解的关系却谈得很少。 本文将重点介绍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并对我国今后表面活性剂 生物降解研究的方向进行讨论。 1摇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过程与机理 1.1摇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过程 摇 摇 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是指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与结构发生变化,从对环境有害的表 面活性剂分子逐步转化成对环境无害的小分子(如CO 、NH 、H O等)的过程。 2 3 2 摇 摇 生物降解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氧化过程,该过程主要是把无生命的有机物变成比较简单的组分。 因 此,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主要是研究表面活性剂由细菌活动所导致的氧化过程。 完整的降解一般分 为3步:淤初级降解:表面活性剂的母体结构消失,特性发生变化;于次级降解:降解得到的产物不再导 致环境污染,也叫做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可接受的生物降解;盂 最终降解:底物(表面活性剂)完全转化为 CO 、NH 、H O等无机物。 2 3 2 1.2摇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机理 [6] 摇 摇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过程通常可通过3种氧化方式实现:淤棕 氧化;于茁 氧化;盂 芳环氧化 。 1.2.1摇 棕 氧化 摇 摇 棕氧化是发生在碳链末端的氧化。 在棕氧化中,表面活性剂末端的甲基在生物质参与下被分子氧进攻, 32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