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反应.docVIP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反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反应

.  一 ≥  №1  V o【.13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WEST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0 吾}一s  Mar.1995  ?35?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反应  张友恭 须国华  ——面 E学 五 『一一  摘要  本文研究苯乙烯一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反应。实验证明该反应符合现代反  应速度理论。合成了质量良好的产品,进行了产品结构的红外光谱和酸值等分析;  解决了反应难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关键词:2墨!生、马圭塾墅、塞鳖苎茎竺  中图法分类号:O631.5  1前言  交替型苯乙烯一马来酸酐(SMA)共聚物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石油钻井、石油输送、  水处理、混凝土、涂料、印刷、造纸、印染、纺织、牯合剂、化妆品等工业,作为分散/乳化剂,印  刷油墨连接剂,增稠剂,皮革改性剂,纺织品整理剂及助染剂等。SMA类共聚物的开发应用  在今后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都是竞聚率很小的单体,极易发生强烈放热的共聚合反应,使反应难  于控制,极大地影响了这类共聚物的开发应用。我们应用反应速度理论,进行了试验研究,改  进了合成方法,基本上克服了反应难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合成了符合要求的产品。  2试验部分  2 l原料及其规格  苯乙烯(ST),化学纯;马来酸酐(MA),化学纯{甲苯,化学纯{过氧化苯甲酰(BPO),化  学纯;氢氧化钠,化学纯  2_2 SMA的合成 ’  苯乙烯,马来酸酐按摩尔比l:l计。用部分甲苯在反应瓶内加热溶解马来酸酐,在搅拌下  先后将BPO及1/3的苯乙烯加入反应瓶,控制(75士2)℃,进行反应 20分钟左右有白色混浊  出现时,将余下的苯乙烯的甲苯溶液由滴加器慢慢加入反应瓶,约1到1.5,j、时加完,再反应  半小时,升温至85"c,反应半小时,使反应进行完全,即刻减压过滤,用少量甲苯洗沉淀三次,  ?收稿日期;l904—05—06  维普资讯   ?36?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第13卷  抽干,80"C烘干,得白色细粉状的SMA产品,称重,计算产率  2.3制备17 SMA的半钠盐水溶液.并在外观、粘度、溶解性及稳定性等方面同美国孟山  都化学公司的“Scripset”产品的同种溶液相比较  在4l克蒸馏水中,加入1.5克NaOH溶解后加6.7克样品.力口热至80"C左右,搅拌2.5~3  小时,全部溶解,得到浅黄色透明粘液。  2.4酸值和红外光谱分析  产品精制:将SMA粗品配成l0 的丁酮溶液,过滤,用旋转蒸发器除溶剂,在80~  85℃,真空干燥SMA至恒重。 一 ,  酸值测定:精确称取0.10克精制的样品,在锥形瓶中用丙酮溶解,Du4滴酚酞指标剂,用  0.1M NaON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加2毫升0.1 NaOH溶液,塞住瓶口,放置10分钟后,用  0.1 标准H SO 溶液反滴至无色,并做一空白实验。  酶信一 二 ±窒自2 : . 一 一  式中 , z分别为NaOH和H2so 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 分辊为NaOH和  H SOt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为样品重(毫克)。  红外光谱分析:用丁酮溶解SMA精制品并制膜,在Brukes IFS88--1R仪上测定。 一 一- 一  3结果与i.-l'ge  3.1台成方法的改进  SMA的合成多采用甲苯作溶剂的沉淀聚合法,但操作方法可以不同。文献报导的三种  方法,即一步法(指将所有单体、引发剂、溶剂和辅助剂一次投入聚合釜)、滴加BPO法,同时  分jj 滴加BPO及苯乙烯法,均有明显缺点。前两种方法,引发时间太长,且引发后反应速度  难于控 ,易造成爆聚。后一方法操作麻烦。作者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及反  应速度理论,采用只滴加苯乙烯甲苯溶液的方法.通过控制滴加速度,可有效控制反应速度,  大大缩短引发时间,使反应平稳地进行,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均有很大作用。能较好地  克服了前述三种操作方法的缺点 质量作用定律指出: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包括  适当方次成正比。实验研究表明,该定律也适用于共聚合反应。一开始就使BPO浓度足够  大,可以显著缩短诱导期。滴加苯乙烯甲苯溶液比滴加BPO能更有效,更方便地控制反应速  度。在沉淀共聚反应中,一旦反应被引发链自由基就可进行自动加速的链增长反应,使活性  链的寿命大为延长,导致共聚合反应显著自动加速。用甲苯稀释苯乙烯,可以有效调剂各反  应物浓度,以利反应平稳进行。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必要条件,在反应较剧烈  进行时,辊入st甲苯溶液降低反应物浓度可减少碰撞,适当调节反应速度。  3.2聚合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高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聚合物使用性能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