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水介质中丙烯酰胺的分散聚合动力学.PDF

乙醇/水介质中丙烯酰胺的分散聚合动力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醇/水介质中丙烯酰胺的分散聚合动力学

第28卷 第10期 应 用 化 学 Vol.28Iss.10 2011年10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Oct.2011 乙醇/水介质中丙烯酰胺的分散聚合动力学 a b a a a 张庆轩  李玉伟 王 晶 杨国华 王宗贤 a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555; b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 惠州) 摘 要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为引发剂(I),丙烯酰胺(AM)为单体, 在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水溶液中,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双水相乳液。考察了聚合 反应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单体质量分数、PVP质量分数对分散聚合转化率、聚合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和乳液 稳定性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M质量分数从10%提高至25%时,初始聚合速率、最终转化率及聚合物相 对分子质量增大,其中初始聚合速率增大约20倍。但单体质量分数不可过高,否则会因体系粘度过大而形成 凝胶。PVP质量分数增大,初始聚合速率及最终转化率变小,但PVP质量分数过大和过小均不利于双水相乳 5 液的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速率显著增加,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20℃时的508×10降至70℃时 5 的039×10。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从005%增加至015%时,单体AM转化率增大,而聚合物PAM的相对分 5 5 子质量则从431×10降至373×10。当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5%时,反应存在20~25min的诱导期,导致 最大聚合速率推后60min左右出现。AM、引发剂和稳定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005%和6%时,在30℃ 下反应6h所得乳液的粒径范围为10~75 m,平均粒径为2194 m。粒径较大且分布较宽,乳液稳定性较 μ μ 差。转化率50%时分散聚合速率与各组分质量浓度的关系为:r=k0.33 0.84 -2.56,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为 ρ ρ ρ p I AM PVP 4095kJ/mol。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双水相,分散聚合,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O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1)10112208 DOI:10.3724/SP.J.1095.2011.00670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已广泛应用于钻井、采油、水处理、造纸和采矿等行业。 工业上PAM及其衍生物可通过丙烯酰胺(AM)的自由基聚合制得,包括水溶液聚合、胶束聚合、反相乳 液聚合、反相悬浮聚合和沉淀聚合等。但这些合成方法存在体系粘度高、搅拌难、散热慢、耗能高、乳液 [1] 需破乳、造成水及环境污染等缺点 ,在工业应用中受到较大的限制。AM的分散聚合研究始于20世纪 [2] 90年代末 。用分散聚合法制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分散液,具有较低的表观黏度,在水中溶解快,水溶 [3] 液中无凝胶,现场应用工艺较简单等特点 。目前,对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PAM均聚物和共聚物水 乳液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主要集中在PAM水乳液稳定体系和合成条件的选择,以制备出体系简单、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