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的现代认识_2.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痛风病的现代认识_2.ppt

容易误诊的疾病 容易误诊为: 假性痛风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伴随病治疗 运动注意事项 1.急性期禁止运动:痛风急性期运动将加重组织损伤,使痛风急性期延长,甚至长期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痛风。 2.运动不宜大汗淋漓:痛风缓解期是运动的最佳时机。但运动过程中大汗淋漓,使尿酸从肾脏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运动前、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至关重要。 1.秋水仙碱 2.NSAIDS类药物 3.糖皮质激素类 4.其他 镇痛药物 秋水仙碱用于痛风急性期的治疗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一直作为一种缓解痛风疼痛的特效药在临床上使用。但由于其有效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约80%以上服用该药治疗痛风的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中毒症状。由于秋水仙碱的副作用,限制了该药在临床的广泛使用。 秋水仙碱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首服1.0mg,1小时后再服0.5mg;或者 0.5mg tid。 (2)急性期过后减量,再继续服用秋水仙碱 7-10天。 (3)禁止使用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 (首服1.0mg,每1小时服0.5mg,共6小时) 2.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秋水仙碱0.5-1mg/日,连续使用2-12个月 3.最好与NSAIDS类药物合用。 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建议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 常用镇痛药物 治疗痛风剂量 不良事件及禁忌 吲哚美辛 50mg/tid 消化性溃疡;胃灼热;水肿;高钾血症;高钠血症等 双氯芬酸 150mg/tid 消化道溃疡;皮肤及附属器官变态反应等 塞来昔布 200mg/bid 眩晕,腹痛,轻微。磺胺过敏慎用。 布洛芬 800mg/tid 消化道安全性,水肿等 依托考昔 120mg/qd 轻微,老年人长期应用需关注心血管 糖皮质激素 1.糖皮质激素可作为痛风急性期的一线用药。 2.糖皮质激素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 3.对NSAID和秋水仙碱无效或有禁忌症或过敏 时才选择糖皮质激素。 4.全身用药患者停药后易反跳,可合用秋水仙 碱0.5mg bid。 5.糖皮质激素尽可能短期用,不要长期用。 IL-1拮抗剂 1.痛风急性发作时,使用IL-1?单克隆抗体(ACZ885)镇痛疗效显著。 2. 使用ACZ885预防痛风复发,疗效优于秋水仙碱。 3. 小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ACZ885能够改善患者的急性及慢性痛风症状。 其 它 1. 重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anakinra) 2. IL-1? trap利洛纳塞(rilonacept) 3. Inflammasome Inhibitors (1)VX-765 抑制炎症小体caspase (2)17-DMAG抑制炎症小体组装 降尿酸药物 尿酸生成的药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嘌呤类:别嘌醇、羟基别嘌醇 非嘌呤类:Febuxostat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促尿酸肾脏排泄药: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 新型促尿酸排泄药:URAT1抑制剂 促进尿酸分解的药物——尿酸氧化酶 降尿酸药物种类 降尿酸的目的 1.阻止新的MSU晶体沉积 2.促使已沉积的晶体溶解 3.逆转和治愈痛风 4.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1.所有痛风患者:血尿酸 <360μmol/L,预防痛风发作。 2.痛风石患者:血尿酸< 300μmol/L有助于痛风石的溶解。 3. 血尿酸 < 240μmol/L将加速痛风石的溶解。 尿酸控制目标 别嘌呤醇的发现及临床应用 1.19世纪40年代Gertrude B. Elion和 George H. Hitchings在研究抗癌药物时,首次合成 了别嘌呤醇。 2.上世纪50年代,研究发现别嘌呤醇通过别构调节,明显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3.1966年别嘌呤醇开始用于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4. Gertrude B. Elion和 George H. Hitchings获得1988年的生理学诺贝尔奖。 1.尿酸生成过多型高尿酸血症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3.痛风石 4.尿酸性肾结石 5.痛风性肾病 6.慢性痛风 别嘌呤醇适应症 别嘌呤醇的副作用 1.胃肠道症状:腹泻、恶心、呕吐等 2.肝功能损害:急性肝细胞坏死 3.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 4.过敏 固定性红斑型 麻疹样红斑型 荨麻疹型 玫瑰糠疹型 别嘌呤醇引起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