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村为单元实施就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doc

以自然村为单元实施就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自然村为单元实施就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

以自然村为单元实施就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   摘 要:以大畈村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管理为例,介绍了大畈村村级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内容及效益,探讨了村级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管理的优缺点,为下一步安徽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农业;就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 X1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08-02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人为管理下满足人类生存及发展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是社会与自然互动的产物,在物种利用、种质保存、资源管理利用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1]。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分为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两种[2],20世纪80年代,迁地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功,对各类主要农作物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系统的收集、整理、评价,建立了巨大的基因库,然而迁地保护只是一种静态保护,存在着丧失适应性进化和新遗传变异特性、迁移过程中损失本身大量遗传特性等一些弊病;2000年后就地保护逐渐发展起来[3-4]。 2007年10月,“中国南部山区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在金寨县大畈村开始实施,项目以自然村为单元,探索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管理方法。本文以大畈村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管理为例,旨在为安徽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参考。 1 大畈村情况简介 大畈村位于金寨县西部的双河镇境内,平均海拔510m,森林覆盖率76%,有农户40户,181人,拥有山场面积近133.33hm2,耕地6.13hm2。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3 200元,与金寨县城相距20km,交通较为便利。 该村特有物种有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白鹃梅[Exochorda racemosa (Lindl.)Rehd.]、大青(Isatis indigotica Fort.)、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 Hu)、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l.]等,其他各类大别山常见的药用、食用、材用等植物也多有分布。 大畈村是大别山区自然村落的典型代表。由于过去几十年的人为活动,村内生物资源损失严重,山地原有古树难见踪影,多是近10a来人工种植的杉木、松树,林下植物稀少。主要农产品为茶叶、稻米、板栗,农民靠山吃山,致富增收途径不多。农民对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知识匮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2 村级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内容 2.1 对项目村进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普查 对项目村进行资源调查,编制了《大别山区安徽项目示范村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报告详细叙述了项目区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多样性程度、濒危状况等,并对影响项目村资源的气候、环境、人文社会等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制定了植物优先保护方案,为国家基因库提供了重要数据,同时为制定村级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2.2 科学制定村级规划,分步实施 2008年底,县内农林水专家深入项目村,在乡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与村民一起,顺利完成了村级规划。村级规划包括成立村级项目管理小组、建立作物登记制度、设立农民田间学校、制定村规民约以及小型发展措施等,尤其是小型发展措施(修路、饮水工程),深得民意,使得村民对项目投入了更高的积极性。大畈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生物资源损失主要是由于致富乏术,过分依靠自然资源,靠山吃山,所以村级规划更侧重于对保护意识的提高,通过一些培训、交流活动,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合理利用资源致富。 2.2.1 为项目村成立农民田间学校 为切实提高项目村农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有效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实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可持续管理,结合项目村实际,大畈村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从2009年1月起,根据项目村农民需求,开展了33次培训,共培训1 41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名优茶制作、高山有机稻生产、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大别山黄牛养殖、野生物种保护等方面,培训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村民和乡村干部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 2.2.2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项目村对原有的村规民约进行了修改补充,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环境、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地方传统品种开发利用”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中,经村民讨论通过后印发各户,作为行动规范。 2.3 寻找建立生计替代措施 如何既能保护当地物种资源,又能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这是项目组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组织农民开展价值链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意识和经济技术手段,并组织项目村参加有机食品展,开拓了视野、交流了产品。大畈村选择对野生猕猴桃进行开采、利用,通过行政审批,合理开采野生猕猴桃,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