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远农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探究
偏远农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探究 【摘 要】我国“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加之老龄人口数量庞大、社会经济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愈发突出。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问题的形势更为严峻。本文从我国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出发,讲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必要性。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安徽省太湖县的一个偏远山村――X村,通过与该村村民的访谈和实地的观察,了解了该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认识到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紧迫性及新农保实施初期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新农保;安徽太湖县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9%(中国网,201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新华网,2011)。按照国际“老龄社会”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其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其中80岁以上已增加到1100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3%,其中失能老人1894万人(“我国农村老龄问题研究”课题组,2011)。张旭升、吴中宇(2002)指出,中国养老问题的真正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
因此,新农保应运而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10月28日,酝酿已久的《社会保险法》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关于安徽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2010年12月,安徽省老龄工作办公室、省统计局和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安徽省老年人口预测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成果,指出2021-2040年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养老、医疗等经济社会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最为严峻;2032年前后,安徽人口红利期将结束,总抚养比将超过50%;2044年前后,安徽省的总人口将达到峰值,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历史顶峰,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高龄老人规模增加,总人口出现负增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将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太湖县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09〕131号)和《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77号)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太湖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正式、非正式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太湖县X村的养老服务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尤其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
一、安徽省太湖县X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
笔者调查的对象是安徽省太湖县最北边的一个偏远的村庄――X村(以下简称X村)。太湖县地处大别山偏远深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因此X村老年人不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实际行为方面都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农村村落特质。X村主要经济来源是中、轻年外出打工,老年人则靠种植农作物自给自足。本次调查显示X村截止2012年12月,总人数1389人,371户,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283人,占总人口的20.37%(来源于与村长的访谈)。可见X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经济收入吃决定其物质生活水平低
访谈1:对象:女,73岁,丧偶,有1个女儿,4个儿子,女儿在20多年前病故,有一外甥,来往不多。大儿子和三儿子因病在10年前和6年前去世了。目前独自居住,生活上是三个儿子每年提供十担稻子,自己种菜,每年养个猪能卖一千来块钱,还有就是过年孙子、孙女们给点零花钱,大约五六百块钱。老人说,身上到处疼痛也没管过,将近10年没出过村子,没买过新衣服……可见,X村老年人自身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简单农务劳作勉强温饱,加之各种老年疾病,导致物质生活无法保障。
(二)文化程度低造成其精神慰藉匮乏
访谈2:对象:男,63岁,已婚有配偶。有1个女儿,1个儿子。和老伴住在一起,子女都已成家。儿子、儿媳带着3岁的孙子常年在外打工,已有两年没回家。女儿远嫁湖北,最多就是过年前后在家呆十来天。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今年一大家子能一起过年……X村老年人大多都是1950年之前出生的,很少有人识字,大多听不懂普通话看不懂电视。唯一娱乐就是劳作之余串串门、聊聊天,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没有精神上的追求,也无法得到较高的精神生活。
(三)农村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