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复方长循环肿瘤靶向制剂探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方长循环肿瘤靶向制剂探究进展

复方长循环肿瘤靶向制剂探究进展   摘要: 肿瘤一直是世界医疗界难以攻克的难题,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微环境多种因素的干预,使常规药物的效果有限。复方长循环靶向制剂以其高效、低毒、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在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方面表现出特有的优势,现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专业文献,对不同载体复方长循环肿瘤靶向制剂的体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复方长循环肿瘤靶向制剂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复方;长循环肿瘤靶向制剂;脂质体;纳米粒;静脉乳剂 [收稿日期] 2013-07-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复方中药制剂研究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2011-CXTD-13) [通信作者] *戴俊东,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药剂学与新型给药系统研究,Tel:(010E-mail:daijd@163.com [作者简介] 李秋萍,硕士研究生,Tel:(010E-mail:liqiuping_99@126.com 与常规药物相比,肿瘤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的优点,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药物发展的主流趋势,包括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1]、伊马替尼[2]等,以及细胞毒药物靶向制剂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3]、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4]等。 但上述药物也存在作用靶点单一的缺点,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微环境系统干预能力有限,常会由于肿瘤耐药、肿瘤间质液体压力升高和治疗个体差异大等原因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甚至会由于治疗加重肿瘤微环境的缺氧状态,通过多种分子生化机制诱发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刺激肿瘤血管新生,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恶变、侵袭和转移[5]。 针对上述问题,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已在临床肿瘤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采用常规给药途径,由于不同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异,通常难以同时在肿瘤部位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此外,槲皮素等具有抗肿瘤多药耐药(MDR)作用的药物可直接抑制 P-gp 的表达,并且对细胞色素 P450 3A(CYP3A)同工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常规给药途径与抗肿瘤药物合用时,伴随正常细胞的 P-gp 功能抑制和 CYP3A 活性降低,会导致合用药物的清除率发生改变,从而显著提高抗肿瘤药物的血药浓度,延长体内半衰期,增大其毒副作用。 为克服上述难题,可以借助于脂质体、纳米粒、乳剂等载体给药系统,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包封于同一载体中,通过载体表面的聚乙二醇(PEG)修饰逃避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细胞的清除作用,经实体肿瘤新生血管的渗透滞留增强作用(EPR)实现肿瘤靶向[6]。为进一步增强复方药物的靶向效率,还可以在载体表面连接肿瘤靶向配体,以引导载体靶向于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内的特定细胞器[7],从而实现复方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共同靶向。 近年来,复方长循环靶向制剂以其高效、低毒、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在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方面表现出特有的优势,现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脂质体、纳米粒、乳剂为例,对其作为复方靶向制剂载体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对不同载体复方长循环肿瘤靶向制剂的体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复方长循环脂质体 脂质体(liposomes)的优势是结构与生物体细胞膜类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同时包载水溶性药物和脂溶性药物,是肿瘤药物靶向治疗的优良载体;但也存在药物选择范围窄,水溶性药物渗漏率高,磷脂材料易氧化和载药量低等问题。 脂溶性药物与构成脂质体的主要成分磷脂与胆固醇的极性相近,有较好的亲和性,在脂质体中主要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膜结构中,通常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较低渗漏率。少数水溶性药物,如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通过硫酸铵梯度法或pH梯度法等主动包封技术也可获得较高的包封率。如卞冬燕等[8]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硫酸铵梯度法分步包载 DOX和强脂溶性新生血管抑制剂combretastatin A-4(CA-4),制备复方长循环脂质体,DOX和CA-4的包封率分别大于95%, 85%,平均粒径小于80 nm;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制剂在pH 7.4的磷酸缓冲液中可以快速释放CA-4,而DOX的释放相对缓慢,实现了药物的程序释放。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该制剂可显著增加CA-4的体内循环时间,但CA-4的联用并未对DOX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产生明显干扰。该制剂不仅可以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而且可以使药物程序释放,实现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和杀死癌细胞的双重作用,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