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众传播领域受众逆反心理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众传播领域受众逆反心理探究

大众传播领域受众逆反心理探究   摘 要:本文从大众传播领域的视角,探讨了在心理学领域广泛常见的心里逆反现象。对逆反心理的概念、产生做了简单概括,并对传播领域内逆反心理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做出了许多具体实例证明。最后,对如何防止受众逆反心理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众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类型;特点;产生原因 一、逆反心理的产生及概念 在我国传统心理学和早期的国外心理学研究中,一开始并无逆反心理这个概念。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尤其是大众传播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逆反心理现象,由此,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对于逆反心理的概念,目前学界并无统一认识,但一般认为,逆反心理表示这样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1]其中,《心理学名词》一书对逆反心理做了如下定义:”逆反心理(psychological inversion)是一种对抗外部控制措施,企图恢复自由感的动机状态。”[2]《简明心理学辞典》对逆反心理的定义是:”逆反心理是用以描述一种青少年要求自主独立,对上一代产生反抗、不满情绪的心理现象。”[3] 在我国,”逆反心理”一词最早是李春波在1986年的一篇名为《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中提出的,文章指出:”当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有时便会产生厌烦、反感,出现态度逆向的反应。”[1]李春波的文章在当时对”逆反心理”所作的定义是--逆反心理,或称逆向心理,是人们在受过去某种事物的刺激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下,对某种事物产生的一种否定性的心理趋势和行为倾向。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在接触以及接受传播的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4] 二、受众逆反心理的类型及特征 心理现象往往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组成。与此相对应,大众传播中逆反心理可分为认知层面的逆反心理、情感层面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层面的逆反心理三种类型。 1、认知层面的逆反心理 认知是受众对传播者传播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传播者持正面态度宣传报道的,受众却持与之相反的态度;传播者宣传正面形象的,受众却持反面评价的态度,都是认知层面逆反心理的表现。2011年6月,四川会理县政府网站在首页发布了《会理县高标准建设通乡公路》的新闻,文章中所附照片显示,县长、副县长等领导站在公路旁,检查新建成的通乡公路。但是细心的受众却发现,照片好像是经过处理的PS照,照片中的人物脚离地面很远,像悬浮在公路上空。文章本意是赞扬县政府勤政爱民,领导有方,乡村交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是来自各方的质疑却使事件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受众将真实新闻当做了虚假新闻,将对领导人的正面宣传进行了反面评价,这是受众逆反心理带来的结果。 2、情感层面的逆反心理 传播者在传播中所表现的情感,不仅未被受众所接受,而且激起了受众的反感,就是情感层面的逆反心理。传播者越是喜欢并加以表扬的事件,受众却不断显示出厌恶和贬斥。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的郭美美炫富事件、女大学生炫富事件、宝马女炫富事件等等,都是在传递传播者一方对财富的崇拜之情。但这些却并没有引起广大受众的回应,而是引起了受众的反感和厌恶。 3、行为层面的逆反心理 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逆反行为最终有可能转化为行为层面的逆反。传播者越是希望受众采取某一种行为,受众却反其道而行之;反之,当传播者劝说受众不要采取某种行为时,受众却偏偏作出此种行为。现实生活中,媒介经常宣传毒品的危害,它残害人的身心,造成家破人亡的后果,但就是有些人,偏偏要去尝试,做出跟传播者的期盼相反的行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形成受众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是情感成分,主要表现为不满、抵触、对立等情绪。此外,受众的逆反心理具有对抗性的特征,当受众接触传播后,与传播者和传播内容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心理失衡时,会形成心理对抗。同时,受众的逆反心理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对后续相关和类似的传播行为产生影响。 三、受众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受众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传播学要素来分析,逆反心理的产生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和方式以及受传者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传播者 传播者是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和发布者,受众对传播者有较高的期待。如果传播者为了金钱,为了利益去进行一些违背自身形象的传播活动,受众就会对传播产生失望、反感的情绪,导致逆反心理产生。 原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临时工訾北佳,为了在节目中报道一些重大新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并没有证据证明有人制作、出售肉馅内掺纸的包子的情况下,找来几个人冒充食品店员工现场制作所谓”纸馅包子”,用摆拍等形式炮制了一起”纸馅包子”事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