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思索
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思索 【摘 要】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然后针对这些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和落实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对策
1、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创新教育以1988年提出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为开端,近几年提出的“素质教育”、“完全学分制”、“厚基础、宽口径”、“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等等则是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并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目前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教育在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例。从实际情况来看,创新教育思想也早已融人了各高校的办学理念中,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许多高校对创新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的在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已初显成效。
2、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建立起与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基于以上对我国高校本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普通高校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尚未形成
近年来,许多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都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情况下,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中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并未形成普遍共识。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的口径不宽,学术视野较窄,课程体系缺乏创新,“专业本位主义”和“学科本位主义”仍然根深蒂固[1]。人才培养中过于重视本学科专业的理论教育,缺乏足够的人文基础、交叉学科和社会知识的教育,知识主导型的教育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自身缺乏创新意识,依旧是按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来教育学生,灌输知识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不够,教育的标准化、一致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培养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难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2]。
(2)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实行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创新教育。传统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三个中心”的教育模式,即所谓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致使教师把传授相关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成了装载知识的机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始终主宰着学生的一切,严重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教材为中心致使整个教学过程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不断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阻碍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削弱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难于形成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课堂为中心致使只注重学生的共性要求,整齐划一,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教学还过分注重单个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这也是导致学生内化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3]。同时,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难以与时俱进、反映本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动态。传统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影响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3)教育资源紧缺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相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而言,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师生比过低,再加上教师本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教师要承受满负荷的教学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创新教育,难于保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部分教师自身知识老化、缺乏创新意识和素养,总体而言并没有形成一支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学校教育资源短缺,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设备、仪器和平台严重不足,制约着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完善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
(1)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创新人才必备五大素质:扎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