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原因探究
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原因探究 摘 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原因。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有三大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小农经济自身的优势、封建统治阶级的干预以及社会生产条件主要是生产工具的限制这三大方面,而这三大方面又可以细分成几个小的因素,因此,综合来说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 小农经济 优势 干预 社会生产条件
小农经济在我国存在了前后两千多年,其存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具体说来可以总结成三个方面即小农经济自身的优势、封建国家政权的干预、社会生产条件的限制。
一、小农经济自身的优势
1、小农经济是一种”男耕女织”, 将农业、手工业和家庭畜牧业结合在一起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的自给性很强,有保守的封闭性和排它性。其自给性强, 表现为衣、食、住、行的必需用品, 除盐、铁等个别的当地不能生产的产品外, 都可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要求农民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 拥有一些简单的生产条件可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正是由于小农经济具有生产经营条件极为简单的特点, 因而就具有顽按的生命力。
2、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小农经济是脆弱的,因为小农经济的经济力量薄弱, 再生产的条件差, 所以一遇到天灾人祸的打击, 就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 甚至被迫出卖基本的生产资料, 来勉强维持生活。所以小农经济是一种不稳定的济, 经常处在变化之中。他们常由小块土地的所有者, 变为一无所有的佃客或流民。小农经济虽然是很脆弱的,但却又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也就是说, 小农经济容易破产,也容易恢复生产。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恢复生产的条件, 小农很快就可以附着在土地上, 进行简单的再生产。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虽然屡受打击而破产, 土地反复被掠夺和兼并, 而当新的封建王朝为它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土壤, 很快就得到复兴的原因。但同时小农经济的再生能力却又有很大的局限。从自然因素来说, 小农经济抗灾的能力很小, 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收成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天时地利。从社会因素来说, 剥削阶级繁重的赋役, 频繁的战争, 常常是造成小农经济家破人亡的主要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只要安定, 剥削阶级的剥削有一定限度时, 小农经济能够很快发展起来的原因。小农经济是一种复合的经济, 它比那种单一的农业经济或畜牧业经济, 其再生能力要强。单一经济的生产率可能比复合经济的生产率高,如一些单一畜牧业经济的民族如匈奴、突厥、蒙古等, 其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要比当时汉族地区家庭畜牧业高, 但他们的再生能力却差得多, 常常经过一场大的灾荒或战争之后, 即一撅不振, 甚至很快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而汉族地区复合的小农经济, 却一次再一次地衰败后, 很快又能再生繁荣起来。与小农经济相适应, 在农业生产技术上,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以集约化为主的耕作方式。这种集约化的耕作方式, 既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土地, 又可以发挥小农家庭成员的作用,所以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成为中国农业经营的一大特点。中国封建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集约化耕作方式, 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的生产,也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再生。
3、小农经济有很强的封闭性和排它性。小农经济的稳定经不起外界力量的冲击, 所以它形成了很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农民即使有限剩余农产品, 宁愿贮藏起来, 也不愿拿到市场上出售。拿到市场上出售反而被看作不务正业。而小农对于外界商品经济、先进的生产技术的诱惑, 也是采取抗拒的态度, 总是极力加以抵制。因为它本能地感到, 这些对小农经济的稳定都是一种威胁。所以小农在政治上总是趋向保守, 这也就是为什么它成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基础的原因。
二、封建国家政权的干预
封建地主阶级国家政权为了对农民实行专政, 必须建立一整套强大的国家机器, 包括各级封建政权, 庞大的官吏群和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在经济上要维持庞大的封建国家机器的开支, 满足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 除了地主阶级要在经济上加以支持外, 主要还是依靠对小农的剥削, 靠农民的赋役来维持国家的开支。封建国家政权一方面要依靠地主阶级进行统治, 另一方面又要使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有一定的限制, 即不使农民失去土地而破产和流亡。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阶级, 总是用各种方法和措施试图解决、缓和这一矛盾,采取方法有:
第一, 这种政策主要表现为各封建王朝初期实行的”休养生息” 政策。当然, 封建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稳定封建秩序,保证租税收入、巩固封建统治,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小农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汉初和唐初实行”休养生息”的结果, 就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发展的两次高潮。
第二, 限制土地的占有和兼并, 将政府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分配给农民, 以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题目和答案.doc
- 九省联考【安徽省】2024届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毕业论文参考-基于ANSYS的连杆应力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ocx VIP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初中数学第6章《实数》单元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无人机航飞与倾斜摄影测量入门与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履带吊安拆监理细则.docx
- JC/T 547-2017 陶瓷砖胶粘剂.docx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