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生儿》.ppt

  1. 1、本文档共1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 述 定 义 新生儿分类 定 义 自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克) 至生后7天 自妊娠20周(此时胎儿体重约500克) 至生后28天 妊娠28周至生后28天 自胚胎形成至生后7天 概 述 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 胎龄(gestationalage,GA): 从最后1次正常 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 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 母亲疾病史 母有各种急、慢性疾病 吸烟、吸毒或酗酒史 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 分娩史 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 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新生儿 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 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重 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 PS正常 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 胃呈水平位 幽门括约肌较发达, 易溢乳、呕吐 胎 便 生后24 h排,2~3天排完 延迟应排除消化道畸形 早产儿 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哺乳困难 →吸入性肺炎 胆酸分泌少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肝功能不完善 凝血因子不足→颅内出血 蛋白质合成不足→低蛋白血症、水肿 肝糖元储备少→低血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 →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易发生核黄疸 泌尿系统 肾结构发育已完成,功能不成熟 肾稀释功能与成人相似,浓缩功能差 生后24h内排尿,一周内每日20次 肾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 → 葡萄糖阈值低→ 碳酸氢根阈值极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 → 人工喂养的早产儿应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 血液系统 血红蛋白(Hb) 出生时 170 g/L(140~200g/L),生后24 h最高,第一周末恢复至出生时水平 新生儿贫血 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30g/L 或毛血管血红蛋白≤145g/L 血容量 85~l00ml/kg,与脐带结扎时间有关血容量 早产儿 “生理性贫血” 出现早,且与胎龄相关 白细胞 生后第1天(15~20) x 109/L,中性粒细胞为主, 4~6天后淋巴细胞占优势 凝血因子 Ⅱ、Ⅶ、Ⅸ、X活性较低 初生时 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0%~35% 生后4~6天 两者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 以后 中性粒细胞渐↑,淋巴细胞渐↓ 4~6岁 两者比例又相等→第二次交叉 神经系统 胎龄越小,脑相对越大 头围生长速率:1.1cm/月,40周后减缓 脊髓末端约在第3、4腰椎下缘 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握持反射(grasp reflex) 拥抱反射(Moro reflex) 早产儿上述反射常引不出 基础热量 50kcal/(kg.d) 总热量 100~120kcal/(kg.d) 早产儿 生后数周内常需肠道外营养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1周末体重降至最低点(约BW的10%) 10d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早产儿 体重下降程度重(BW的10%~20%) 恢复速度较足月儿慢 新生儿不同日龄每天液体需要量 (ml/(kg.d)) 出 生 体 重 出生日期

文档评论(0)

lzhlmc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