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二氧化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自然科技與環境教育專題 溫室效應及全球暖化 京都議定書 碳權、碳交易 森林與減碳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地球表由大氣層所包圍,就像溫室的透明玻璃,在陽光照射地球時,有防止地面溫度、濕度散失的功能,使地面溫度不會下降太快,地表年均溫因此能保持 15℃左右。 溫室氣體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臭氧(O3)及氟氯碳化物(CFCS)等氣體。 二氧化碳的效應佔了55%,甲烷15%,氧化亞氮6%,氟氯碳化物則共佔了24%。 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停留的時 間相當長。二氧化碳為 50-230年,甲烷約10年,氧 化亞氮為150年。 二氧化碳來源(source) 石化燃料(fossil fuel)的利用及燃燒。 土地使用改變(例如森林破壞等)。 溫室效應及全球暖化 氣溫升高2℃,全球缺水人口將達20億,有20%到30%物種瀕臨絕種,有更多人口將因為食物不足、營養不良、疾病、熱浪、旱澇而死亡。(不願面對的真相) 最嚴重的情況下,全球人口將有五分之一受洪水影響,約11億至32億人口缺水,全球出現大規模物種滅絕。 台灣地區最近百年的平均氣溫增加約1.2℃,是全球平均增幅的1.6倍(全球平均0.74℃。 台灣地區過去10年的年均溫,是台灣百年來溫度最高的10年。(暖化海平面上升 台灣淹一半 ! ) 台灣地區溫室效應氣體 與暖化增加趨勢 2005年2月16日,抑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根據該協議,整體工業國家(議定書中annex I國家)至2012年時,溫室效應氣體總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再減少5.2%。 台灣地區溫室氣體排放量則以每年約5%的增加率成長,200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達2.65億公噸。(大投資?大溫暖? ) 京都議定書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已經預計從1990年到2100年之間,全球氣溫將升高1.4℃至 5.8℃。目前的評估顯示,京都議定書如果能被徹底完全的執行,到2050年之前僅可以把氣溫的升幅減少0.02℃至0.28℃,正因如此,許多批評家和 環保主義者質疑京都議定書的價值,認為其標準設定過低,根本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嚴重危機。而支持者們指出京都議定書只是第一步,為了達到UNFCCC的目標,今後還要繼續修改完善,直到達到UNFCCC 4.2(d)規定的要求為止。 台灣地區溫室效應氣體 與暖化增加趨勢 2012年之後,國際若要求台灣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要求,則將面臨短期內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壓力。假設屆時國際要求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為25%,則整體產業物價的上漲率將高達2.26%,經濟成長率將減少1.57%,對經濟影響極為嚴重。提早因應負面影響可減少一半以上。 國際間目前努力控制CO2濃度在21世紀內不超過工業革命前的二倍,即560ppm。 因此我們應儘速制訂溫室氣體減量法,並規劃全國CO2排放減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 二氧化碳增加產生之衝擊 氣候系統發生變遷,導致暴雨或乾旱極端事件頻傳,區域降水型態發生變化,造成水資源分配不均或不足。 海平面水位上升8-88公分,易使低窪地區海水倒灌,積水不退;海流改變,漁場轉移。(最後的海岸 ) 台灣地區溫室氣體排放量分析 2005年台灣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為256百萬公噸,占全球總量的1%,全球排名為第22位。 若以人均排放量排名我國則高居第三名,達到11.9公噸,僅次於美國和澳洲,遠超過全世界3.9公噸之人均排放量,年平均成長率約7.5% 二氧化碳減量為必走的路 過去10年間(1995~ 2005),我國CO2排放量以8%逐年成長,而國內生產毛額(GDP)則僅有4%之成長率,這種成長趨勢,違反京都議定書對CO2之減量規範,CO2排放量不僅沒有減少之情勢,反而大幅增加。 我國若未能及時採取減量措施,未來將付出極大之代價。(風力發電) 碳權--森林為重要碳匯 據估計,世界森林僅在其生物量中便貯存著2830億公噸的碳量 京都議定書中森林資源角色 新植造林(afforestation) 更新造林(reforestation) 森林砍伐(deforestation) 森林生態系服務功能與價值 二氧化碳減量-造林 利用森林資源來增加對大氣二氧化碳的吸存乃是最環保的做法,且相較於產業的減量成本則較為經濟。 柳杉人工林之二氧化碳吸存成本每公噸僅為新台幣269元。國外研究其平均每公噸成本為6.06美元。 人工林碳吸存量 全林分碳貯存量,土壤佔最大量為55-62%,喬木次之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