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青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8 短文两篇-巴金教案 新人教版.docVIP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青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8 短文两篇-巴金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青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8 短文两篇-巴金教案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巴金 授课教师 课题 任教班级 授课时间 课型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的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一、导入新课: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朗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 2、指名学生感情朗读。教师点评后,学生齐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学生小组研讨、交流,教师引导)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明确: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2)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明确: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 (3)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的光是死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亮在文章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相关的描写句子有:“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的确,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 (6)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意层的理解? 明确:《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拓展延伸:文中写月的清冷的意境,使你联想到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回答,教师准备 (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布置作业: 1、 此文熟读成诵 2、 欣赏巴金的《星》。 教法、学法 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巴金 《日》:激情洋溢 飞蛾扑火 追求光和热 夸父追月 寄托人格理想 《月》:细腻清幽 改变冰冷 姮娥奔月 课后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