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蜡烛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蜡烛》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
2.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
3.体会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情谊。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拂( )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精疲力竭: 拂晓: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二、自主探究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记叙的六要素吗?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找出精彩描写,品析人物形象美。
1.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 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语句,体味文章意蕴美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老妇人掩埋烈士的每一步都很吃力。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这句话交代蜡烛的来历,表明这支蜡烛的珍贵,有着特殊的意义,从而表明了老妇人的至情至爱。)
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上,作为挡风的屏障。
(为了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哀悼,老妇人在英雄坟头点上蜡烛,为了蜡烛不被风吹灭,她又为蜡烛做了一个屏障,老妇人的行为实在可敬。)
4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火焰”是母亲的爱,是儿子的情,象征奉献和光明,穿越战争的阴霾,电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这段话极富抒情性,它深情地赞美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奇观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 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三)探究思考艺术美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蜡烛》)
红军战士们“小声地谈论着”。请展开想像,写一段他们的对话,不少于150字。
五、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六、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综合训练8.doc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综合训练7.doc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4讲化学与生活.ppt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综合训练2.doc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6讲常见气体制备与收集.ppt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0讲物质的组成.ppt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5讲常见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ppt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7讲物质的检验与鉴别.ppt
- 【聚焦中考】201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8讲物质的分离、提纯与转换.ppt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蜡烛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蜡烛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5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 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 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6《登泰山记》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8 背影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8 背影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