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通信电路- 发送、接收机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射频通信电路- 发送、接收机结构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ept. XJTU 第四章 发送、接收机结构 接收机方案 发射机方案 无线发射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第四章 内容目录 4.1 概述 4.2 接收机方案 4·2·1外差式接收机 4·2·2直接下变频方案 4·2·3镜频抑制接收方案 4·2·4数字中频方案 4.3 发射机方案 4.4 无线发射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4·1 概述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1 概述 发射机与接收机射频方案 4·1 概述 发射机与接收机射频部分设计的关键问题 合适的调制、解调方法 接收机需要能够选出有用信号,并抑制干扰 接收机的灵敏度线性动态范围 高效率的 不失真的功率放大器 发射信号对相邻信道干扰要尽可能小 天线转换器的损耗要小,隔离度要高 4·2 接收机方案 超外差式接收机 直接下变频方案 镜频抑制接收方案 数字中频方案 4·2·1 超外差式接收机 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结构框图 4·2·1 超外差式接收机 缺点:组合干扰频率点多,存在寄生通道干扰 原因:变频器不是理想乘法器 4·2·1 超外差式接收机 中频选择 灵敏度:中频高,镜像频率远离有用信号,利于抑制镜像频率干扰,提高接收机灵敏度。 选择性:等Q值时,中频低则带宽窄,选择性好 二次变频方案——用于解决灵敏度和选择性的矛盾 4·2·1 超外差式接收机 4·2·1 超外差式接收机 4·2·2 直接下变频方案 直接下变频(零中频方案) 取中频为零,即本振频率等于载频。这样就不会存在镜像频率,也不存在镜像频率干扰的问题。 数字通信的直接下变频方案原理框图 4·2·2 直接下变频方案 零中频方案的优点: 无镜频干扰 射频部分电路模块少,易满足线性动态范围要求。 不需要中频滤波器 零中频方案的缺点: 本振泄漏 低噪声放大器偶次谐波失真干扰 直流偏差 噪声 4·2·2 直接下变频方案 直流偏差示意图 4·2·3 镜频抑制接收方案 Hartley 结构镜频抑制接收 4·2·3 镜频抑制接收方案 Weaver 结构镜频抑制接收 4·2·3 镜频抑制接收方案 4·2·4 数字中频方案 第一次混频后的信号经放大直接进行A/D变换,然后采用两个正交的数字正弦信号作本振,采用数字相乘和滤波后得到基带信号。 4·3 发射机方案 调制与上变频同时完成: 直接变换正交调制发射机 4·3 发射机方案 对直接变换方案的改进: 双偏置本振的直接变换发射机 4·3 发射机方案 调制与上变频分两步完成: 两步变换正交调制发射机 4·4 无线发射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GSM系统的基本参数: 1)频段: 935-960MHz (基站发,下行) 890-915MHz (移动台发,上行) DCS1800:1805-1815 (BS→MS) 1710-1720 (MS→BS) DCS系统以GSM为工作平台,仅改变了无线工作频率,故称为GSM900/1800系统。 2)频带宽度:25MHz 3)载波间隔:200KHz 4)信道总速率:270.83Kbit/s 5)调制方式:GMSK(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6)数据速率:2.4, 4.8, 9.6Kbps 4·4 无线发射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7)通信方式: TDMA/FDMA/FDD 25MHz频段分为125个频道(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 每个载波含8个时隙(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 一对双工载波各用一个时隙构成一个双向信道(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双工)。 8)语音编码: RPE-LTP(规则脉冲激励长时预测编码) 。 速率13Kbps。 20ms分段,分别进行:线性预测分析、长周期预测、激励分析,分别得到36、36、188比特,共260比特。 4·4 无线发射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9)信道编码: 182个差错敏感比特+3奇偶校验比特+4尾比特→码率为1/2,约束长度为5的卷积码 (182+3+4)×2=378bit 78个误差不敏感比特直接传输 总码率=378+78=456bit 为抗突发性干扰,还要进行交织处理,把40ms中的语音比特(2*456=912)组成8*114矩阵,按水平写入垂直读出的原则,获得8个114比特的信息段,占用一个时隙逐帧进行传输。收端按垂直写入水平读出的原则解交织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