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民变看清王朝灭亡及历史启示.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ourna《齐lo齐fQ哈iq尔ih大ar学U学n报ive》rs(哲ity学(P社hi会科So学c版Sc)J) 2010年7月 July2010 从 民变看清王朝灭亡及历史启示 董全军 (齐齐哈尔大学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 [关键词]清王朝;民变;民生;启示 [摘 要]辛亥革命前 lO年,民变风潮 日趋频繁与激烈。水旱偏 灾、捐款赔偿、失业、吏治腐败是促发民变的因 素。而民变作为下层群众对民生绝望是最 “原始”的反映,动摇 了清延统治的根基。清政府对民变偏重剿灭,没 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生计。清政府对民变的措施、赈灾弊端转化为危害社会运行的因素,激化了社会矛盾, 民变成为清朝灭亡主要原因。这就启示我们:民生大于天,要重视 民生,改善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方为长治 久安的治 国方略。 [中图分类号]K2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0)04—0068一o3 辛亥革命 的前 10年,清王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 中。 1901年至 1911年武昌起义前为限,内容主要是全 国各族的 义和团反帝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完全屈从了帝国主义压力, “民变”史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四则史料,从官员奏折可见其 甘心卖国,以图苟安。故而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反抗帝国主义 民变的概况并进而分析其民变的原因。 走狗一清政府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就更加广泛的发展起 其一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署安平县朱贞保派捐激变请 来,形成前所未有的民变高峰,它对辛亥 革命的发展起了重 即革职片》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初六 日(军机处录副奏折):现 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仅从民变角度分析其对晚清覆亡的 署安平县知县朱贞保,办理教民赔款,按亩派捐,颇滋民怨。 影响,并探讨其历史启示。 但通省赔款甚重,司局帑藏 日空,无从筹给,州县就地推派, 一 、 清末民变及历史起因 亦迫于势之无可如何。其二 :《内阁中书许枋奏治在安民政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及半殖民地封建社会中,民变 惟除弊折》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军机处录副奏折) 是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1902--1911年是清朝走 臣一介微员,靡有知识 ,惟是 目击时务 ,旦夕以民生国计为心 向灭亡的时期 ,此时处处 “人心不靖”、“人心浮动”,民变之 臣查各处之团练聚众也,实因派捐太多,民不堪命,乃相约团 多更是史无前例。 练,昌言连岁灾歉 ,又经乱后 ,只能为国家完赋税 ,不能以捐 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史学界开始大量采用民变概念而 款赔教民,如洋人来攻,官兵来剿,则散去不战。此其势若不 且对民变的认识也更加细致、清晰、具体。作为体制内的民 靖 ,而其情则可原也。畿辅历年水旱偏灾 ,民众困乏;所以去 变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民变的主体具有合法身份,是 年官兵扰于前,洋兵扰于后,民财益复大伤。牧令中十人难 “民”而不是 “匪”、“逆”或者 “贼”;2.民变本身具有突发性, 得一循良,苛派者必十之八九。臣愚窃谓君之富,藏于民,古 不是一种有组织、有预谋的对抗官府的行为;3.民变通常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