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学绪论

yuyanxueahnu@126.com yuyanxueahnu 内容提要 汉学定义 汉学板块 汉学简史 汉学影响 汉学 一是朴学,即清代儒家学者的考据训诂之学,与崇尚清谈义理的“宋学”相对应的名称。 一是外国人称有关中国的学问为汉学,在这里引申为外国人也包括海外华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即“国外汉学”。“国外汉学”有时被称作“国际汉学”、“世界汉学”,或者简称作“汉学”。 简单地说,“汉学”即是研究中国的学问。 词源学解释 “Sinology”是许多“-ologies”中的一种,它们被铸造出来专指19世纪出现的知识领域。它用于英语相对较晚。1838年,首见“sinologist”(汉学家)一词,稍后不久(1857)又有同义词“sinologer”与之并用,但它容易让人想起“astrology”(占星术士),令人不快,现已成废字。“Sinology”的含义被解作“关于中国事物的研究”(the study of things in Chinese),甚至更晚些,据考证是在1882年。因此,大约在1860至1880年间,“sinology”这个希腊、拉丁语合成词及其派生词便被普遍使用了。这正是汉语研究和中国总体研究被认作一种学术科目之时。 汉语研究 美国著名汉学家薛爱华(Edward H. Schafer)曾经提倡废弃这个字眼儿,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转而主张“重新使用它的本初意义——汉语研究,特别是古代汉籍研究”,要求人们“在与通常所说的‘拉丁学’、‘埃及学’和‘亚述学’相同的意义上使用它”。而且,他明确地指出:“汉学即是有关中国语言遗存之物即汉语文献的语文学。” 薛氏的倾向 一、薛氏所说的“语文学”(philology),类似于我国传统的章句、训诂之学,强调语言研究和文献研究两者并重; 二、与之相应,他批评旨在审美的纯文学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不扎实的唯美主义研究”。 其他学者的看法 凡埃斯博士 根茨博士 康蓬博士 密特勒博士 弥勒·萨伊尼博士 凡埃斯博士 凡埃斯博士教授(Prof.Dr.Hans von Ess):汉堡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重点为中国诗词以及中国汉朝和宋朝的宗教和思想家,以儒家为主。长年从事中国著作《史记》的翻译工作。 他说:“汉学是一门关于中国所有一切的学科。真的是关于所有的一切。像英文系,或是意大利语系,这些学科的内容都非常窄,主要是以文学为主,这些国家的历史是在别的系里学的。而学习汉学可以同时学到中国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经济等等,是一个整体,不能被分开来。” 根茨博士教授 (Prof.Dr.Joachim Gentz),现任哥廷根大学宗教学教授兼汉学家,曾在德国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以及中国南京大学学习汉学,宗教学以及哲学。获得了德国海德堡大学青年研究工作荣誉奖。 他说“汉学对于我来说包括了所有关于中国的研究,这门学科是从地理上的边界来定义的。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海外华人都是被研究的对象。 康蓬博士 康蓬博士(Dr.Thomas Kampen):现在海德堡大学做研究工作,曾在德国柏林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习,研究重点为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政治以及外国著作的中文翻译情况等。 他说:“大约在100年前,汉学只是指读一些中国的古文,主要以哲学为主,孔子、孟子、老子,还有一些诗词和文学,像李白、杜甫。一切现代的都不算在内。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种只读中国古文的研究方法慢慢转变成为汉学,也可以叫作中国学,包括了一切和中国有关系的事物。” 密特勒博士 密特勒博士教授(Prof.Dr.Barbara Mittler):现任海德堡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在台湾及英国牛津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汉学和日本学。研究重点为中国“文化大革命”以及中国近代妇女文学等。 他说:“汉学是一门研究整个中国范围的学科,每个汉学家都研究点什么和中国有关的东西,这个搞中国音乐,那个搞中国医学,另外一个搞中国经济,也有人什么都研究,不过大家多少都搞点中国的历史。然后还分古代汉学和现代汉学,古代汉学时段根据情况有时划分到1850年,有时划分到1911年为止,研究这以后的现代中国就是现代汉学了。总的来说汉学就是对中国各个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弥勒·萨伊尼博士 弥勒·萨伊尼博士教授(Prof.Dr.Gotelind Mueller-Saini):现任海德堡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在德国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波恩大学学习汉学,日本学,以及藏学。在香港、台湾、日本以及北京清华大学做过研究工作。 他说:“从历史上来讲汉学是一门以语言和文学为主的学科,大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汉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了,主要是1968年以后,上世纪70年代起德国和中国开始有了很多社会学方面的联系。” 与“汉学”相关的两组概念 a. “汉学”和“国学” b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