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风俗习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节由来、风俗习惯

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名称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历史传承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纪念屈原 屈原,楚国大夫,被奸臣所害遭流放。楚国灭忙屈原跳江而死。 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曹娥墓 曹娥庙 曹娥镇 纪念伍子胥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后为吴国大将,至夫差时被奸臣所害,因赐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 他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五毒 蝎子 蛇 壁虎 蜈蚣 蟾蜍 沐兰汤 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挂符图 《燕京岁时记》:? 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来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于中门,以辟祟恶 饮雄黄酒 《本草纲目》: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温、杀虫、驱痰功效,主治百虫毒、蛇虺毒。以此为基础,雄黄也成为端五避毒的材料。其方式之一是制作、饮用雄黄酒 。 雄黄酒又可以涂抹小儿面颊耳鼻,或挥洒床帐,用意一致。 申遗内容 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端午申遗。 申遗成功 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4日,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成功,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 积极意义 有望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 有望促使抢救和保护科学化、规范化。 背后的凄凉 其文化载体纯被当作吸引客源、发财致富的金字招牌 大多成了变味的“摇钱树”。高价的粽子,豪华的龙舟竞赛,昂贵的香囊--- 以后的方向 了解文化内涵 传承文化 保护文化 * 节日由来 纪念屈原 纪念曹娥 纪念伍子胥 节日习俗 赛龙舟 食棕 驱邪避五毒 千方百计避免五毒 悬艾叶菖蒲 佩香囊 沐兰草 饮雄黄酒 挂符图 *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