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125地区储层和油气富集规律探究 摘要:河125大断层是牛庄洼陷和中央背斜带的分界断层,河125断层下降盘的中带地区已开发部分沙三段油藏区块,通过对该区油源条件、地层压力、储层物性3个关键因素对滑塌浊积砂体形成岩性油气藏进行研究,根据区域沉积规律及相邻区块的含油气情况分析认为该区沙三段有利含油地区。
关键词:单斜 滑塌浊积岩 富集规律 油源
【分类号】:TE357.6
根据该地区的勘探开发现状,前期的各项研究对该地区的地质、沉积、地层等各种油藏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在新钻井的过程中依然遇到许多不吻合的 情况,但前期的认识对于现在的研究有许多借鉴的东西,为了开展本次研究,需要对整个地区的已钻井进行新的储层划分对比,基本认清各种地层的电性、声波反映特征,基本的沉积类型和沉积岩性特征,以期对本次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1.工区概况
河125大断层是牛庄洼陷和中央背斜带的分界断层,河125断层下降盘的中带地区已开发的沙三段油藏区块有河135、河143、河146、河111、河159等均距离河125断层下降盘有1000米左右的距离,主要位于河10断层的上升盘,因此河10断层的上升盘和河125断层下降盘之间的沙三段油藏开发程度较低,2010年底根据区域沉积规律及相邻区块的含油气情况分析认为该区沙三段也应为有利含油地区,因此设计河60-斜35井,钻遇到沙三中油层19.1米/7层,大型压裂投产,4mm油嘴自喷日油17.8吨,向东进一步滚动了河111-斜60井,钻遇到沙三中油层28.3米/11层,常规投产,4mm油嘴自喷日油吨;通过对该地区已完钻探井的调查,发现靠近河125大断层下降盘的河166、河139等探井均钻遇到沙三中油层,因此认为该地区是沙三中油气富集的有利区,是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要阵地。
2.构造特征
该地区位于两条断层之间,地层为自西南向北东抬起的单斜,北界河10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断距50-200m,延伸长度约5km,断层倾角约45°。南界河125断层为同沉积的二级大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断距200-400m。受两条断层影响,该断块地层较陡,地层倾角约为20-27°。
3.沉积特征
根据录井、测井、取心资料、化验、地震的综合分析,E3s321、,E3s322、E3s323沉积时期,河111-斜60地区处于一个开阔的半深湖―深湖环境。这一时期,由于东营三角洲发育迅速,自东向西快速推进,形成陡倾的前缘砂体,液化了的沉积物在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发生滑塌,不同期次形成的大量滑塌浊积岩在该区集中发育。滑塌浊积岩岩性细,以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夹于大套暗色泥岩之中,发育段呈砂泥岩互层。粒度中值为0.1~0.24mm,分选性为中等~差,粒度概率曲线多呈较平缓的两段式,跳跃组分约占50%~80%。砂岩中见大量的准同生变形构造,并有递变层理、冲刷面、液化构造等,多含暗色泥砾和泥岩撕裂屑,反映了沉积物滑动再沉积的特点。单层厚度一般2~5m,鲍玛层序组合ABC、BCBC、CD、CDE。自然电位曲线呈齿化或微齿化箱形、钟形、箱形组合及指形等,幅度中等为主。其成因主要与三角洲的主推进方向及前缘斜坡的地形特征有关。滑塌浊积砂体位于三角洲前缘的主推进方向前方的古地形低洼处,且常与湖泛期的泥岩相伴生,在地震剖面上呈孤立的透镜体反射形态,比较容易识别和描述。但在其周围泥岩灰质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往往形成连续的强振幅反射,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识别较难,但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可以看出河60及河111井区物源明显来自史10,属于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三角洲沉积。而河159可能是来自东部三角洲侧翼或前缘沉积砂体。经后期构造改造,在南北方向,沉积特征不太明显。但近东西向剖面上,沉积单元的界限比较明显。
4.储层特征
根据河111-15井的砂岩铸体薄片鉴定以及粒度分析:砂岩颗粒致密,磨圆度较差,多为次棱角状,颗粒支撑,点―线接触为主,粒度中值0.16mm,平均分选系数1.6,分选中等,胶结类型以孔隙胶结为主。砂岩中石英含量42%,长石含量31%,岩屑含量22%,泥质含量3-5%,平均含量4%,反映出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
4.1物性特征
根据河111-15井岩心常规分析,该井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6-27%之间,平均孔隙度26%;渗透率分布在5-275×10-3?m2之间,平均空气渗透率90.6×10-3?m2。根据取心井与测井渗透率数据关系,河111-60方案区渗透率取值23.7×10-3?m2。
4.2敏感性特征
本区井无敏感性资料,借鉴邻区河111-15井的储层敏感性分析结果:该地区沙三中储层为非速敏,无临界流速、中等水敏,弱碱敏、非酸敏。
5油藏类型
河1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