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如何进行德育.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幼儿园如何进行德育

浅议幼儿园如何进行德育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115-0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当今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的发展和身体健康情况,往往忽略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自私、霸道已成为孩子的通病。所以,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幼儿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有针对性地幼儿进行熏陶和引导。那么,幼儿园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 一、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故事是幼儿认知世界的一扇窗口,它丰富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的语句深深地吸引着孩子。讲故事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训练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通过传统美德的小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事是孩子们宝贵的精神食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幼儿讲故事,潜移默化的进行美德教育。如:有的孩子“我”字当先,不愿意也不知道去帮助别人,我们可以利用《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故事,来教育孩子做事要想着别人,涉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使孩子们明白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得到快乐,就会得到同伴和大人们的喜爱,这样就会成为受人称赞和受欢迎的人。 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但后天的教育非常重要,如能针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自编故事讲给他们听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有的孩子经常把馒头、包子扔掉,经过多次批评仍然改不了,这时教师不妨自编一个故事。如《纸篓里的哭泣》,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被扔在纸篓里的馒头、包子向他的主人哭诉自己的出生是多么的艰难:先由农民伯伯把麦种种在地里,然后施肥除草。麦粒成熟后,经过割麦扬场、去皮,再经电磨磨成粉。最后将面粉加工,制作成馒头、包子等。它们多么希望被人珍惜啊,可是现在却只能在垃圾堆里哭泣。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孩子懂得爱惜粮食,并改掉浪费的坏习惯。 二、诵读德育诗歌 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的可塑性很大,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教师要组织偶尔背诵一些短小精悍,便于记忆,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宝宝爱听,也爱学的经典诗歌,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尤其是《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是孩子们的生活规范,所有的礼仪、道德全都在里面了。每天可以教孩子一两句,让他们背诵,并让他们落实在生活中。经过对比与实验,读诵《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孩子有礼貌,懂得尊敬人,而且学习的能力很强,从不用老师担心,让人看了就会心生欢喜。所以说,诵读经典可以启发理性、开拓见识、陶养性情,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 日常教学中我们将礼仪三字歌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从入园时的“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问声好/小朋友也问/道别父母/勿忘掉”,直至“离园时/互道别/先老师/后同学/见爸妈/问声好/抱一抱/更乖巧”,不仅孩子们在诵读、在做,家长们也都是津津乐道。此外,我们还利用图书教幼儿仪容、出行、社交等礼仪,现在的孩子们个个讲文明、懂礼貌。 三、传唱美德歌曲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道德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幼儿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孩子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我的好妈妈》提醒孩子们为辛苦劳动一天的妈妈端上一杯茶,亲亲她;《劳动最光荣》中为孩子们展示了爱劳动、爱学习的好榜样;《国旗红红的哩》则重在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美好情感;在歌舞表演《团结的力量》中,孩子们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一次次看似平凡的活动中,幼儿获得的不仅仅是活动本身的快乐,更是心灵的一次次洗礼。 四、利用游戏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幼儿年龄小、思想简单,因此,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通过具体事例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如:在炎夏的一天,有几个孩子拿着杯子围在桶周围,有的幼儿抢着倒水,有的却让在一边,而有的盛好水却不关水笼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编了表演剧《喝水》,通过小兔、小羊、小猫喝水中发生的事,让幼儿一一讨论谁做对了,谁做错了,然后根据故事情节,让幼儿分组活动,担任角色。把每一个角色所要完成的动作以及要求培养的喝水能力和文明习惯结合起来,从而让幼儿在兴趣盎然的“玩”中懂得了礼貌、谦让的道理。 五、利用相关节日,启发诱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为了让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教师可借助节日等有利时机,组织幼儿开展关心爸爸、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