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李唐山水画风格之变
浅议李唐山水画风格之变 【摘 要】本篇文章通过分析经历北宋、南宋变迁的画师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和《清溪渔隐图》这两幅作品的构图和绘画技法的不同等,来叙述李唐山水画风格的变化,李唐一改北宋时期绘画作品的风格,并且成为一代画风的开路者,所谓意义重大。最后总结出北宋和南宋的山水画的艺术风格的不同。
【关键词】李唐;山水画;风格;变化;构图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历时一百六十余年的北宋王朝被金所灭。金人将北宋宫廷收藏的文物珍宝、书籍图画席卷一空,同时将所有的宫廷画家及伎艺百工,甚至散落民间的一些艺人也一同掳去,作为皇家画院专业画家的李唐也是其中一位。
唯一没被金人掳走的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由宗泽等人拥戴,登上帝位,是为宋高宗。南宋从此建立。当宋高宗即位之后,金人立即把攻击的对象指向了赵构,面临金国的军事压力,赵构一路南逃,最后到达临安(今浙江杭州)。所幸的是,宋高宗南渡的时候,很多人纷纷从金营中逃回,寻投宋高宗。李唐也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长途跋涉,一路靠卖画维持生活,逃回南方。偏安一隅的南宋政府,为求社会稳定,重组画院,想借此起到粉饰太平的作用,已八十余岁的李唐再次应招重回画院,得到宋高宗的宠幸和重用。
战乱过后,经历磨难的李唐使他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产生了新的思想感情。他开始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开始了艺术风格的转变。历经朝代变迁,李唐的山水画风格的变化,非常典型地表现了从北宋到南宋山水画风格的历史性转变。他的作品是以“南渡”为基本分界的,“南渡”前的作品反映了他的“崇古”思想,“南渡”后的作品现实出了他的“独创”精神。
一、“南渡”前的《万壑松风图》
《万壑松风图》(巨幅绢本,浅设色,188.7cm×139.8cm,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此画仍是范宽风格,气势雄厚,山石?岩,展现北方深山幽谷的风貌。全图安排匀称,位置稳妥,形成堂堂正正的构图章法,画面从山麓画到峰顶山势险拔,山体坚硬,有森严崇高的气象。画面居中为一个高耸的主峰,其左右的远峰上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之款。山腰间白云缭绕,岚气飞动,飞瀑珠垂,一泻千里,远处有峭峰数座,紧贴主峰,若即若离。当中略下是一群松树,树丛枢密有致,交织穿插,浓密团结,树根多露于石外,树干用鱼鳞皴,节疤浓重。右下有崎岖小道通向上方,左下右溪水流出,进入左下角的石潭。在绘画技法上,李唐在山石皴法上,融合诸家技巧,达成自成一家的效果。坡石坡面,运用劲峭的小斫笔、长钉皴,坡脚间夹杂刮铁皴与豆瓣皴,颇富变化,石头正面用钉头皴,斫出四面,有纹理结构和石体质感。整个山体多种皴法交互使用,很好地表现出了山石的厚重感。在树法上,山间松树挺拔,树丛枢密有致,交织穿插,树根多露于石外,树干用鱼鳞皴,节疤浓重。在这幅作品中,既有摹古的影子,又有真实的北方山水的影子。典型地表现了北宋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二、“南渡”后的《清溪渔隐图》
《清溪渔隐图》是李唐南宋时期的代表作,署款“河阳李唐笔”,中段有“李唐清溪渔隐”,六字,上钤“御书之宝”。临安的山水与北方的山水不同,山明水秀,树翠石润,云淡风轻,这幅作品表现钱塘一带雨后景色,绿树浓荫,溪水缓流,泼泥湿翠,小舟上一渔翁垂钓其间,点出“清溪渔隐”的主题。这么诗情画意的景色在李唐笔下发生了变化,那山石,犹如刀削斧砍,剑劈斧凿,棱角分明,大斧劈皴,就好像有多少仇恨要发泄。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李唐的山水画风格已经由写实向写意转变。
在构图上。北宋山水画皆“上留天”、“下留地”;至北宋末期才出现“上留天”,下不留地;《清溪渔隐图》则大胆舍弃。上不留天,下不留地。而且,李唐之前的山水画中多画有小路通向山顶。山中多有楼观,境界虽佳,又应有尽有。但读者如不注意,也许会视而不见;如认真寻觅画上一景一物,亦颇吃力,且读者的想象更受到阻碍。《清溪渔隐图》只截取景物的一小段,彻底变革了以前的构图法,给人以极新的感受。山水画,荆、关、董、巨一变,李成、范宽一变,皆不如李唐一变鲜明。从艺术效果分析,艺术作品要以有限笔墨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一角特写,景虽有限,但给人的回味却是无线的,它更符合艺术的规律。如此图中的树,虽只画其根,而树梢、树枝已在览者想象中矣。
其次在用笔上也是前无古人。五代、北宋的山水画,不论是荆、关,还是李成、范宽,或是董、巨,作一幅山水画。皆是层层积累,先勾轮廓。然后反复皴擦、累千计万笔而成一幅。《清溪渔隐图》重点在山石基本上是一遍成功,用大笔头饱蘸墨水,一扫而过,或者略加渲染,完全不假修饰。不加渲染,或者完全不假修饰。不加渲染。由于皴笔简练,外轮廓线特别清晰。所以挺拔而无柔性的线条显得十分刚劲。陆地的表现法也是放笔横扫,颇得天趣。可以看出,梁楷《泼墨仙人图》的用墨法、用笔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 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十四套.pdf VIP
- 新能源汽车课练习题.doc VIP
- 电子企业的电压暂降分析与对策 voltage sag analysis and strategy for electronic enterprise.pdf VIP
- 设计开发质量控制.pptx VIP
- 设计开发质量控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动物繁殖学实验.ppt VIP
- 《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专项调查作业指导书(2024—2026年)》(下发版).pdf VIP
- 消防安全评估服务投标方案.doc VIP
- 膜分离氢气纯度.doc VIP
- 华为pcb的emc设计指导.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