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镜花缘》和《格列佛游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镜花缘》和《格列佛游记》

浅谈《镜花缘》和《格列佛游记》   摘 要:乔纳森 关键词:想象;讽刺;现实性 《镜花缘》是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是一部以寄托理想讽喻现实的小说。李汝珍(约1763~1780)字松石。《镜花缘》是他历时二十年在四五十岁时写成的。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科举受阻,绝意功名出游海外,见识海外三十多个国家的奇人异事,后入小蓬莱修道不还。后半部分写唐敖之女思父心切,也出海寻亲,回国后值武则天开女科百位才女被录取,众人得以在人间重聚。由于篇幅有限,现主要论其前半部分。 李汝珍生活在乾隆后期和嘉庆、道光两朝,更是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氛围之中。内外交困的满清王朝一方面残酷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继续实行闭关政策。就在这样一个充满高压和苦闷的黑暗年代里,李汝珍已具有初步的民主思想。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讽刺小说作家乔纳森 斯威夫特(1667~1745)的代表作品。斯威夫特生活在十八世纪启蒙思潮风行的欧洲。托利党人失势后,他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作圣帕特尼克大教堂的副主教。他以大量政论和讽刺诗等抨击地主豪绅和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斯威夫特全心全意站在自己的祖国爱尔兰一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文学作品表达了他反对殖民统治,渴望民主自由的心声。他的讽刺小说则影响更为深广,所以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虽然这两位作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文化习俗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二人在政途上不畅达的相似经历,以及他们对祖国前途的忧虑情怀,却让他们不约而同地选取了同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与人性的看法。 《镜花缘》与《格列佛游记》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统治阶级的批判是极其深刻的,其中呈现出的民主主义思想及进步性是值得肯定的。首先,两部小说都通过大胆的想象,利用虚构怪诞的情节和幻想讽刺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品中所描绘出的幻想世界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而现实的矛盾在幻想世界中则得到了更为集中突出的表现。 《镜花缘》中所揭露的统治阶级与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尖锐与具体的。如淑士国掌握兵权的驸马“杀人如同儿戏,庶民无不畏惧”。女儿国国王为了将林之洋立为王妃,竟不顾关系国计民生的治水大事,甚至要发大兵征剿请愿的百姓。这些描述都是作者以现实社会中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和凶狠残暴为模板的,读来真实可信。 相较之下,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则从宏观角度对英国的整个社会制度做出较为深入的揭露和谴责,批判锋芒直指统治集团的核心国王和首相以及当时愈演愈烈的党派斗争。 其次,这种丑恶腐败的社会风气还反映在学术、思想以及知识分子虚伪欺诈的生活作风上。《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中都有对假学究的批判和讽刺。《格列佛游记 》中作者来到了首都拉格多,并参观了科学院里脱离实际、荒谬绝伦的发明。斯威夫特还通过格列佛和死去的学者名流的谈话,戳穿了英国整个资产阶级学术界以学术为投机,对人民进行欺骗而牟取暴利的重要黑幕。 李汝珍的《镜花缘》在揭露清末陈腐虚伪的治学空气方面,尤其是对不学无术,假充斯文的迂腐嘴脸的刻画上,亦有独到之处。如唐敖一行途经白民国,一位派头十足的学馆先生,却连一般学童都必须熟读的《孟子》也没读通。《镜花缘 》中对这些冒牌知识分子的讽刺,更凸现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的不满。 第三,两部作品中还有对人性善恶及人类自身缺点的审视。《格列佛游记 》中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慧胭国的遭遇人类被这个国家的主人慧胭―马统治着,而人被称为“耶胡”作者将慧胭与人作了对比之后,让我们看到人性的丑恶。而作者在与“耶胡”的接触中对其同类也产生了深深的厌恶。这种情绪既是作者对人类道德堕落的悲观失望,也是作者自身对人类重新审视与反省的写照。 《镜花缘》的域外诸国,也充斥着不少肉体上变形的“人类”,这些变形人往往带出人性之劣。如写穿胸国人胸都穿通,只因他们行为不正,渐渐心离本位,胸无主宰。小人国里人最寡情,满口说的都是相反的话。作者用漫画式的手法,既是一幅幅活生生的人物社会相,又是对当时这种世态人情的讽喻和批判。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比较分析,《镜花缘》和《格列佛游记》在对统治阶级的残暴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批判上是一致的。两位作者都无情地剥下了统治者虚伪和装扮,把掩盖在盛世外衣之下的社会毒瘤与丑行统统暴露在人们面前。但他们批判的角度却有所不同,《格列佛游记》多半从宏观整体入手,《镜花缘》则多从微观局部下笔。就深度而言,前者的深刻揭露与尖锐批判较之后者略胜一筹。 这两部作品中,作者除对丑恶现实的揭露和抨击之外,有对开明君主以及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憧憬。在小说中,他们都用肯定和赞赏和笔调描绘海外的理想国度,以此来表现他们的民主主义思想和改革社会的主张。 《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国王的品质是让作者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