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标人火塘在普标人生活中文化地位.docVIP

浅谈普标人火塘在普标人生活中文化地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普标人火塘在普标人生活中文化地位

浅谈普标人火塘在普标人生活中文化地位   摘 要 普标人是跨中越边境的人口极少的跨境支系,由于与外族杂居,普标语已成为一个极度濒危的语言,普标人的文化也已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普标人的火塘文化却一直得以很好地保留,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本文通过对普标人居住地区的调查,对普标人的火塘文化进行分析,真实再现当今火塘文化在普标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揭示出火塘文化在普标人生活中重要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普标人 火塘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K892.355 文献标识码:A 火塘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世俗家庭生活与宗教活动的地方,是家庭生活必需之物,是家庭的象征,同时也是火神、祖神栖息来往之地,是家庭成员与神灵相互沟通的地方,是人们生活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心。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火塘是家庭用于取暖、做饭、照明和各种聚会活动的中心,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都燃烧不熄,几乎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围火而坐、围火而食。 1普标人的火塘设置 普标人居住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铁厂乡、八布乡以及越南北部的河江省的普棒、普腊等地,他们大多与汉族、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杂居。由于人口稀少,为与其他民族更好地交流,大部分普标人都学习并使用其它民族语言,普标人的文化在与外族多年的交流下也渐渐被淡忘,唯有普标人独特的火塘却被保留下来。虽然普标人现在的居住情况都呈现零散的状态,但是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里,只要是普标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有一个以上的火塘。在农村有足够木材的条件下,火塘依旧保持着一年四季不熄灭,一天黑白不熄灭的习俗。 从前普标人生活条件差,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房屋的构建也受到影响,一般都为自烧砖瓦建成的瓦房,人居住地与饲养牲口的圈分开,各得其所。普标人的房屋一般有相连的三间,中间为堂屋,左边为会客厅,右边为厨房。火塘一般设计在堂屋右侧的会客厅里,会客厅上方为神龛,吊设在房屋上方的墙上,神龛下设祭献台,祭献台也就是普标人很有名的“大铺”,在节日或是庆典时供祭祀用,其他时候也可以作为床铺使用,但是只能年长者或是尊贵的客人使用,女人禁用。“大铺”边便是火塘所在的位置,也是整个家庭成员活动、接待客人等的重要场所。现在由于受到外界建筑的影响,只有在普标人聚居的地方才能看到这种布局,其他地方尽管也有火塘,但建筑格局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火塘在普标人生活中的文化内涵 2.1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普标文化的发展 普标人居住的地方都属高原山区,先民们在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地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塘文化,火塘的保留则让火塘文化得以传承下来。 由于人口稀少,普标人曾经经常受到外族的欺负,很多普标人都不敢说出自己是普标人的事实,父母也不教孩子学习普标文化,对于普标语的保留和普标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火塘的保留对于普标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普标人劳作了一天吃过晚饭后,长辈们会凭着他们的初略记忆给后代们讲本民族源流和先贤礼赞,用这仅有的一点记忆来激发后代的认同感和崇敬意识。 从前,普标人居住的地区经济不发达,受教育程度也不高,而且一直受着外族文化的影响,但普标人的部分传统文化、传说、故事、生产生活经验还是得以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普标文化减慢了消亡的速度,也让后人了解普标人奋斗过程中的不易,增强对其的民族文化熏陶,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普标人的火塘文化。 2.2增进亲情,增强内聚力 在普标人聚居的地方,一天的劳作后,或者每年过年过节,一家老小围在火塘边,聊天说笑,唱歌饮酒,小辈人会说一天或一年的收获得失,老人们都会用一些勉励的话语来激励年轻一代的成长,或者讲一些自己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各种生活常识等,这些就组成了火塘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普标人家接待客人,村里重大事情的解决,男婚女嫁之事,家庭的内部会议等也是在火塘边完成。或者没有什么事情时,普标人也愿意坐在火塘边,大家一起打牌,喝酒等来消磨时间。火塘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对生命的尊重,对后代的延续 在普标人的传统观念里,“火塘”与“家庭”两者之间有关系的一致和概念的一致性,因此从原居所火塘里另分出一堆火,即意味着从原来家庭里分化出一个新的家庭,意味着一个传统法则认可的家庭的诞生。 在每一户普标人家中都有一个火塘,当每一个个体家庭的组成都有一个火塘的形成,火塘与家庭,家庭与火塘,它们的概念几乎是同等的。普标人的大家庭共居的长房里火塘的个数,与共居于长房里的个体家庭的户数是一致的,共居于长房内的各个个体家庭均只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火塘。若某个个体家庭儿子娶妻单过,或是已出嫁的女儿因丧偶、离异带着子女回来,便要在火坑里增设一个火塘,也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