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登高词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登高词探究

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登高词探究   【摘 要】在苏轼的登高词中,思乡怀人的词作占了其登高词的大部分。当其登上高处,心中内在的情感在外在所览的景物间流动时,即便是无济于事,不能改变现有的背井离乡、无亲无故的事实,他仍希望通过作词来使内心的情绪得到宣泄,于是在其登高词中提到思乡怀人时,便大都会是哀凄的情调。 【关键词】苏轼;思乡怀人;登高词 一、怀恋爱人 在怀人的范畴中,爱情是最常被词人吟咏的主题。尽管苏轼词被人提及最多的便是其豪迈雄壮的风格,与表达爱情之词的柔婉缠绵截然不同,然而经过对苏轼词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登高词创作中,男女间柔婉的思恋之情同样是他表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其这一类登高怀人的作品中既有思妇怀人,又有游子思妇。 苏轼的思恋类登高词有《沁园春》、《蝶恋花描写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变换,既写主人公,又写所思之人,将男女双方的感情进行合写,空间的间隔也阻止不了他们间共有的相思情怀,使思情更浓。而“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则承上启下,将新愁与旧愁交织在了一起。“悔上层楼”是苏轼的登高词中少见的对登高行为的否定,表现出了词人当时内心情感的纠葛纷结。词人的将相思之情具体表现在了登楼望远的行动中,其目的是借此得到悲情伤感的宣泄或补偿,但事与愿违,登高望远中反而使词人产生更强烈的思情,因此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喟叹。此词中虽反复地说“相思”,却并没让人觉得单调乏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因为作者在善于铺叙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真切的体验。这首词,婉转言情,在东坡词中可以说是别具一格。 《一斛珠》一词中,我们在词作的开头并不能看出其登高的情状,直到句末的“目断西楼燕”一句的交代,才让我们明白此词是苏轼身居高楼之上而发出的相思之情。上片中通过“垂杨”、“红楼”、“小池”等景物的描写将其遥思传达给了读者。而下片中“关山有限情无限”一句将词人的深重思情直接地抒写出来,“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则明确地表达了此次登楼的目的,那就是在登高远望的过程中来传递词人的相思之情。词作将苏轼对爱人一往情深的思恋注入了字里行间,令人读来回味无穷。而全词情景交融的布局,构成了一种回环美。 而《如梦令“举手揖吴云”描绘出了词人所居之处的高远,“人与暮天俱远”则点明了所思之人与词人距离之遥远,“魂断。魂断”表明了词人的思念之深,以至于连魂都被这思念带走了。而与这“魂断”形成强烈对照的“后夜松江月满”更增添了词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使这份相思之情更加苦寂。我们知道,北宋前期的登望情结,多由男女间的别情离思主导。苏轼的登高词中虽然也表现了这种男女间的别情离思,但在他的词作中却摒除了表面上为别离之状而故写离情别绪的低层趣味,而是表达了自身内心的真切感受,使他的登高思恋之词中流泻出真实而深刻的情调。 二、思念挚友 男女之间的别离,使人生具有了心酸与伤感,而友朋之间的别离,也会令人感到惆怅。于是属于友朋之间的思念之情,也在苏轼的登高词中酝酿。苏轼的登高词中,表现思念友朋的词作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曰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阐不必看茱萸。抚养人间今古。苏轼曾在其词作《醉蓬莱“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西江月“遗爱守”徐君猷却已经离别黄州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了。面对同样的节令与场景,与自己共饮的友人中却已缺少最相知、相契的那一位,心中难免会产生寂寞凄凉之感,而这种凄凉之感在词人登高远望的时空交契中变得更加浓烈。词作的上片便通过重阳登高所见之景来营造这种感伤氛围。词作开头两句将近景与远景作一结合,而接下来的三四句则将“当32年”与“现在”作对比,所渲染的却都是词人在友人离开之后的“凄凉”之感,这种渲染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侧面表达了出来。词作的下片则宕开一笔,不再纠结于分离的痛苦而是抒写直面现实,走向旷达人生的超然。此词名为怀念徐君猷,但苏轼却借怀念友人之际抒发出自己登高远望而兴发的人生感慨。 除了以上词作外,苏轼的《桃源忆故人》和《西江月 综观以上这些于登高望远之际而思念友人的词作,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苏轼的这类词作中同样也充斥着凄凉悲语,但其总体的格调却是走向超迈,正如汤易水和周义敢在鉴赏《西江月“惯用浓墨粗笔,纵挑横抹,以超迈的韵格,显露出胸中浩怀逸气。 三、羁旅思乡 中国人历来就有故土情结,离开故乡的游子,在其登高远眺时更容易产生对故乡的怀念。而在苏轼的登高词中,之所以有如此浓郁的思乡情结,也与其大半生游子的身份有关。苏轼一生中屡遭贬谪,羁旅行役是其仕途生活中的常见状态,当其处境艰辛、心灵受到严重打击或遭遇重大挫折时,那种思乡的情怀便更加难以遏制,而当其处于异地登高望远之际所望见的景物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