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4课元帝 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课件】.pptVIP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4课元帝 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4课元帝 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课件】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元世祖忽必烈 文天祥 元朝统一全国 忽必烈改制 目的: 中国元代初年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本书在继承前代农书的基础上,对北方地区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对于经济作物如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尤为重视。这在当时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农书。 忽必烈改制 目的: 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 1.民族歧视和压迫 2.民族融合 3.文化趋同 成吉思汗 ①建立元朝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创立蒙古文字④灭了南宋⑤完成统一⑥设立行省制度⑦编《农桑辑要》 元世祖 ②③ ①④⑤⑥⑦ * * * * * * * *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西夏 契丹(辽) 北宋 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那几个少数民族政权? 西 夏 金 蒙 古 1、蒙古族的兴起 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曾经战争不断。 内——各部混战 { 12世纪时蒙古的社会状况 蒙古统一前, 草原上的争战情景: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 谁来结束了这种战争不断的局面? 外——女真压迫 “一代天骄”的崛起 铁木真 时间: 军政合一 国家体制: 2.巩固蒙古政权 ①创立蒙古文字 ②建立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 1206年,斡(WO)难河源 意义: 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蒙古汗国对外征战范围简图 蒙古汗国 俄罗斯 中亚 印度河流域 西夏 金 对外 对内 扩张战争给各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1260年 1271年 1276年 继承汗位 元灭南宋,统一中国 建立元朝 定都:大都(今北京)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蒙古(元)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 元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阴山 流沙 辽左 海表 忽必烈改制 内容: 意义: 推行以采用 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巩固统治 经济上: 政治上: 建立行省制度 重农政策 (中书省;行中书省;边陲地区) (恢复、禁止;司农司;《农桑辑要》) 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法 (1)政治:建立行省制度 中书省 行中书省 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 新疆 西藏 云南 东北 元世祖即位之初,即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 ①把牧场重新恢复为农场,禁止掠夺汉人为奴; ②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 ③编写 (2)经济:推行重农政策 “司农司”, 《农桑辑要》 《农桑辑要》 内容: 意义: 推行以采用 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巩固统治 经济上: 政治上: 建立行省制度 重农政策 (中书省;行中书省;边陲地区) (恢复农田;司农司;《农桑辑要》) 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法 民族融合 (1)民族差异缩小 (2)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融合 (3)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文化趋同 (1)提倡儒学, (2)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 国子学, (3)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分而治之 民族分化政策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 南 人 第四等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 汉 人 第三等 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尔人 色目人 第二等 蒙古族 蒙古人 第一等 实质 目的 民族 名称 等级 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 民族融合 (1)民族差异缩小 (2)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融合 (3)形成新的民族—— 回族 回族的形成   唐朝以来,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