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级煮妇殳俏-人与食物是平等
超级煮妇殳俏:人与食物是平等 食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人将其视为果腹之需,有人用其来满足口腹之欲。殳俏则不然,她坚持认为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应当以看待人的眼光去看待食物。因此殳俏一直带着尊重的态度去品尝和烹饪美食,通过写作、旅行和拍纪录片的方式去传承饮食文化,探讨人与食物之间的美好关系,并因此而获得了《华尔街日报》颁发的“中国创新人物奖”。
尊重食物就是尊重生活
殳俏出生于一个爱吃且会吃的上海家庭,从小就将烧菜和品尝美食视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21岁那年,殳俏赴日留学,因为成绩优异,她拿到了极为丰厚的奖学金,每月仅伙食费就有10万日元,而当时一个日本四口之家的月开销不过是7万日元左右,凭借这笔丰厚的“饕餮基金”,殳俏在读书之余吃遍了日本。
在吃馆子的过程中,殳俏对日本厨师的工作态度肃然起敬,他们的追求并不仅仅是烹制食物,而是对刀工、水温和手掌的力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力图将烹饪做到极致。有一次,殳俏特地去超市买了一条三文鱼,试着做生鱼片,但她切出的肉片硬极了,像牛筋一样难以咀嚼,而餐馆的生鱼片滑嫩鲜美,入口即化。通过请教厨师,殳俏才知道自己切错了方向,片三文鱼,要严格按照鱼儿的纹理去切,并掌握好用刀的力度,才能切出最可口的食物。“人要尊重食材,才能煮出完美的食物。”大厨这样告诉殳俏。
还有一次,殳俏去参加一位朋友的订婚仪式,为了这次典礼,朋友特地请一位著名的糕点师制作了一款大蛋糕。订婚当日,男主角迟迟没有出现,最后糕点师走了出来,和伤心的女主角以及赶来的宾客一起分享了大蛋糕。当时殳俏并不明白,为什么都这时候了大家还有心情吃东西。后来糕点师解释说,好的蛋糕做出来就是要被人吃掉,这是对食物的尊重。这件事给殳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她重新审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上海虹桥路的阿山饭店是殳俏最爱光顾的,从日本回国后,她第一时间就呼朋唤友跑到阿山解馋。时隔数年,殳俏惊讶地发现阿山饭店虽然盛名在外,内部结构却是一点都没变,依然使用旧式的水牌点菜,墙上还挂着陈年的老照片,老板也依然坚持每天去菜场买菜,然后亲自下厨,为顾客烧制浓油赤酱的上海本帮菜。殳俏向老板提议,可以对店面重新装修,然后聘请几个大厨,改良烹饪方法,再统一采购模式,对饭馆进行现代化管理,还可以在各地开设连锁店。听了这些规划,老板微微一笑:“你不是第一个向我说这些的,但我相信食物更喜欢热情似火的在我的锅铲下打滚,而不是像流水线的产品那样,得到冷漠的、统一化的对待。”老板的话让殳俏耳目一新,当即莞尔道:“是了,这才是美食家应有的心态。”
后来殳俏嫁到了北京,成为了一名快乐的“煮妇”。她喜欢以砂锅煲汤,用铁锅炒菜,有时候反复折腾数日,只为了做出最鲜美可口的泡菜。因为女主人厨艺出众,丈夫的朋友常常到家中蹭饭,而殳俏也非常乐于招待,每一次都能宾主尽欢。某次聚餐完毕,她忍不住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煮妇日记”,品评了自己当日煮的菜,没想到这一写就写出了名气,她很快为自己赢得了众多的粉丝,不少媒体也纷纷邀她撰写美食专栏,殳俏迅速变身为颇具名气的时尚美食家。
做个“食物工作者”
顶着“美食家”的头衔,殳俏经常被请去当厨艺大赛的评委。她发现厨师们参加比赛时都爱用鲍鱼、燕窝、鱼翅、雪蛤等昂贵的食材。为什么不能用普通食材?难道只有这些东西才能煮出美味?殳俏在心中质疑。后来在她的建议下,主办方终于改变了比赛规则,要求厨师们采用一些更为常见的原料,比如魔芋、土鸡、木瓜、什菜等。但参赛厨师的心理已经明显有了定式,他们自己带来了雪蛤配木瓜,带来了燕窝配什菜,还带来了鱼翅配鸡汤,剩下魔芋,他们想了又想,结果煮了一道鲍鱼魔芋汤。
此后殳俏再评判一个人的厨艺,便舍弃了那些名贵的菜品,把眼光放在了最简单的食材上――看对方能否将普通食材烧出滋味。无论是受电台邀请担任美食评论员,还是去新开的餐馆试吃,就是鸡蛋。在她看来,这是考验对方真功夫的好材料,有人只需几滴鱼露,便可做出外表丰美、滋味绵长的煎蛋;有人却需要添加鸡丁和虾仁等辅料,才有烹煮鸡蛋的勇气,如此一来,鸡蛋便彻底沦为了配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烹饪态度不仅泄露了厨师的底气,还反映了某种饮食文化差异,殳俏经常在专栏里探讨这种现象,并出版了《吃,吃的笑》《煮妇日记》《元气糖》等多部作品。
除了研究厨师的烹饪风格和烹饪特色,殳俏还对食物的相生相克问题颇感兴趣。通过研究医学典籍,她发现并非只有螃蟹和柿子同食会使人生病,同食田螺与茶、猪肉与甲鱼、羊肉与西瓜,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某日,殳俏在哄孩子睡觉后一时兴起,提笔写了一篇四千字的小说《双食记》,男主角分别在妻子和情人那里吃着两家饭,愤怒的妻子不动声色地通过美食来为丈夫设局,使他慢慢地掉眉毛、掉头发,最终死在了维生素C与虾的绝版组合里。后来这个故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