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VIP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_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考试期末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出没有任何差异的两个人。这句话表明 A.人的生命源于自然 B.事物之间难区分 C.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D.生命具有独特性 2.呵护生命,要从自己做起。下列行为属于珍爱生命的是 A.放学骑车一路嬉笑打闹,横穿马路 B.初中学生遇见有人落水,不假思索,下水营救 C.发现灾情,保持清醒头脑,设法脱离并及时报警 D.春游野炊活动中任意采食植物 3.下列做法中体现自尊的是 A为了好名次考试抄同学答案 B C.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评与建议 D.一定要买比同桌更好的①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②接受正能量,依法维权 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 ④懂礼貌,性格热情开朗 A....名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之一“”的是 C.从小偷针 长大偷金 D.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1.刘卫国,在部队当兵,抗洪抢险屡立战功。退伍创业,10多年捐赠50多万元,还自掏腰包资助困难退伍军人和群众。刘卫国的事迹告诉我们 A.关爱自己更重要 B.人生意义在于奉献 C.做大事才有价值 D.人在逆境中有目标 12.今年5月12日,我市某校开展了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如右图,七(2)班学生在学校操场上集合。这一活动有利于 A.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B.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C.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D.杜绝青少年意外灾难 13.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包括 ①诉讼 ②非诉讼 ③调解 ④仲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因此,我们应该 ①孝亲敬长要从现在做起 ②外出行踪不告诉父母,以免父母担心 ③孝亲敬长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④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尽孝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实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6.某机构对在押少年犯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这警示我们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小明放学回家路上,某人拿着淫秽光盘对他说:“同学,买一张看看吧!”。小明的正确做法 A.接受,看看无所谓 B.拒绝,劝对方不要卖 C.接受,只此一次,以后不再看就行了 D.接受,藏起来卖给别人 18.临近期末,某学生因为手机被父母“没收”,赌气不吃饭。该中学生的行为是 A.从众心理的表现 B.逆反心理的表现 C.攀比心理的表现 D.闭锁心理的表现 19.生活中,各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点都不同。为此,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 A.真诚坦率,善于聆听 B.乐观幽默,热情大方 C.尊重差异,平等待人 D.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20.一位医生对癌症晚期的病人隐瞒病情,对他说,病情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