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

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 到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达到了完整、成熟的阶段.当时不少物理学家产生了这样一种思想: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物理学上的基本的、原则的问题都己经解决;剩下来的只是进一步精确化的问题,即在一些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使已知公式中的各个常数测得更加精确一些.正当物理学家们为庆贺物理学大厦的落成啧啧叹赏之际,19世纪末,在实验上却发现了一系列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这些事实与经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一系列基本规律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而引起了物理学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导致了现代物理学的诞生. 阴极射线的研究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系列新发现中,电子的发现、X射线的发现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具有根本的意义,被人们称为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而它们的发现起源于对阴极射线的观察与研究. 18世纪中叶,人们曾提出过“电流质说”;18世纪末、19世纪初动电发现后,“电流质说”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即认为电流是一种没有机械重量的流质;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建立之后,人们又把电现象看做是连续以太中的应变产生的;液体和气体导电现象的研究,促进了对电本质的认识. 早在1834年,法拉第已发现了电解当量定律.尽管法拉第本人坚持电的流体说,但是,这个定律却是基本电荷存在的有力证据,使不少物理学家受到启示,产生了电的“原子性”的观念. 1853年,希托夫(Johann Wilhelm Hit+orf,1824-1914)在研究离子迁移率时,就运用了电的原子性观念. 1874年,斯通尼 (G.J.Stoney,1826-1911)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主张把电解中的一个氢离子所带的电荷作为一个“基本电荷”,并认为任何电荷都是由一些 “基本电荷”组成的. 1878年后,拉摩(JoSeph Larmor,1857-1942)和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1853-1928)在创立的“电子论”中,也曾赋予物质中电荷的负荷体以一个基本的电量. 1890年,斯通尼引入“电子”(electron)来表示负的基本电荷的负荷体. 应该指出的是,此时,人们还并不清楚电的物质基础. 低压气体放电现象早在17世纪就被观察到了,直到19世纪,为了解决新的电光源问题,促进了真空技术的发展,为气体放电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1838年,法拉第发现,“空气的稀薄极其有利于辉光现象”,在阴极和阳极辉光之间“总有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后来被称为法拉第暗区).由于法拉第当时所能获得的真空只有干分之七个大气压,所以他没有能做出更多的发现. 盖斯勒 (Heinrich GeiSSler,1814-1879)利用托里拆利真空原理制造了水银真空泵,并制造出了可达万分之一个大气压的低压气体放电管. 早在1891年,戴维曾发现电弧光焰受磁场偏转的现象.普吕克由此得到启发,他将磁铁靠近真空管进行试验.1859年他报告说,在放电管对着阴极的管壁上看到了绿色荧光,在磁铁的影响下,荧光光斑的位置会发生移动. 1869年,普吕克的学生希托夫进一步将真空管的真空度提高到十万分之一个大气压.用点状的阴极发出阴极射线,并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放置障碍物进行试验,在产生荧光的管壁上就会出现障碍物的清晰的影子,这就证明了阴极射线是直线传播的. 1871年,瓦莱(Cromwell Fleetwood Varley,1828-1883)根据阴极射线为磁场偏转的事实,提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假说. 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哥尔德斯坦(Eugen Goldstein,1850-1930)用各种材料做成各种形状、大小的阴极进行实验,证实这种射线是从阴极表面垂直发出的,阴极射线的性质与材料无关.他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 哥尔德斯坦还认为,阴极射线和紫外线没有什么区别,他把阴极射线看成是以太的某种振动. 1879年,英国的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s,1832-1919)制成了高真空的“克鲁克斯管”,其真空度达到了百万分之一个大气压,他利用这种真空管做了一系列实验:在真空管的阴极和与它相对的玻璃壁之间,放置一个用云母片做成的“马耳他十字架”,通电后在玻璃壁上可观察到边界清晰的十宇架的阴影;他把一块磁铁移近真空管,十字架阴影就会发生移动;他还在真空管中安上一水平玻璃轨道,并在轨道上放置一个插有云母翼片的风轮,当用阴极射线照射风翼时,轮子就会转动起来. 克鲁克斯根据这些事实认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分子流”(moleCularcurrent)组成,是管中残留气体分子碰到阴极上,从阴极得到了负电荷而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