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奔跑吧!摄影师
出发集结
2015年7月12日,清晨6点天空刚蒙蒙亮,我们在睡眠时间不到1个小时的情况下,就起来整理摄影机、灯光、录音器材,然后集合在费彝民楼前,把器材装上车,出发前往拍摄地安徽宏村。而在凌晨5点前,小组的成员仍然在讨论剧本,所以在前往安徽宏村350公里时间路程的成了我们最好的休息时间。
中午接近12点我们到达宏村,第一次来到宏村就被它的美貌所陶醉,想到可以在这开机拍摄,无疑对于摄像的我来说,不知有多么兴奋。我们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熟悉宏村的村貌,小桥、流水、老街巷。这些具有宏村特设的符号,在我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剧本和场景在做一次次融合。如何将剧本的内容转换成试听语言?这是我们第一天到宏村晚上讨论的内容。也是第二天实战时候的主要任务。
拍摄需要尝试
第一场戏是女主角入住青旅,指导老师陈斌全和制片人孟超很早就联系好了场地。我们一大早就扛着器材到达了青旅。开拍前发现现场的情况没有达到要求,我们先是做了一系列的布置,把现场多余的东西都简化了。在他们还在布置现场的同时,我把三脚架、摄像机架好,把光圈、快门、ISO、焦点、斑马线都看了一遍,发现光线太混乱了。摄像机的宽容度有限,层次感体现不出来。为了达到要求,就只能减光或者室内打光。我们用伞挡住窗户进来的强光,防止这样的硬光直接打在主角的脸上。再在室内的背景上打上一点光,这样层次感就出来了。随着场记的打板器“啪”的一声。第一天的拍摄就开始了,并且这场戏持续了将近一天。其中有很多的镜头重拍了很多遍,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其中演员状态、光线变化、环境声音都需要极大的配合才行。摄像师必须在最佳的时间按下摄制键,才能有满意的镜头。
这也在后来的拍摄过程中得到体现。有一场夜戏我们是在山上拍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上,所有东西都不能像在白天那样随心所欲了。光线和场景都是想象不到的。我们扛着各种器材到了拍摄地后,根据现场的环境布了光。开拍前,和导演沟通,需要有一个主观镜头,是女主角跑到山上迷路的场景。但是摄像机上没有随配的摄像机灯,我们带来的LED不能固在摄像机上,这个时候就必须有一个人在摄像机后面朝着摄像机前方打光,摄像机和灯光的方向就必须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模拟一个人的视角,也能保证这个视角所看到的物体是清晰可见的。于是我拿着摄像机走在前面,陈老师控制着灯光走在我背后。我双眼盯着监视屏,脚下的都是草地,已经没过了脚跟,根本不知道脚下踩的是什么,就往前走,模拟人的视角停下左右摇摆摄像机,再继续走。但是为了保证拍摄的画面,我也只有保持身体的平稳,双眼紧紧盯着监视屏。脑子尽量不想脚下踩的是什么。当我一拍完就立马看回放,效果出奇的好。在紧接着的一场夜戏中导演决定,还是用手持跟拍的方式拍一个女主角奔跑的镜头,这是女主角侧面的一个近景客观镜头。这就必须保持和女主角一样的奔跑速度和步伐。这时灯光就没办法像之前那样了。后来老师建议我们直接用手机拍,把手机的闪光灯开起来。于是远远地大家都看到我在拿着手机对准女主角,跟着女主角一起跑的场景。因为跑的路程比较长,我必须全程紧跟着她,同时眼睛不能离开屏幕,我的脚下的路况就只能凭借余光了。当拍完这个镜头,我发现那条路的边上都是石头和杂草,一个不小心就会撞到,也开始后怕了。但这个镜头是我在拍摄期最喜欢的一个,在后期剪辑中,这个镜头也是一帧没剪地用上了。总算没白费工夫。
碰撞的火花
后来我们在公映评选的时候获得了“最佳剧本奖”和“最佳女主角奖”。《踪影》是制片、编剧、导演、摄像、场记、演员共同努力下出来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岗位的人都必须充分的沟通,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回想起十几天前,我们还是一个入门者,现在对微电影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这个训练营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韩从耀、尤浩、李晓峰、季芬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港澳学生、台湾的老师、摄影协会的老师一起合作给我们留下了很不一样的回忆。多种不同的思想开始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导演和副导演很有才华,也很执著。每晚只睡3-4个小时,都是为了讨论第二天的工作,直到讨论出结果来。摄协的超哥是我们的制片人,每次他安排行程都是安排在我们房间附近集中,就是为了要我们少走一段路。这种细致的关心,我们记在心里了。而陈斌全老师不管是在剧本、拍摄、剪辑时,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提供指导。每次我们碰到什么问题,老师都耐心地给我们提供解决方法。他没有让我们按照他的来做,而是启发我们的思维,让我们自己思考,用自己方式去完成。
这次微电影训练营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电影路仍然在继续。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