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黑白熊”到“大熊猫”:那些你不知道的熊猫往事.docVIP

从“黑白熊”到“大熊猫”:那些你不知道的熊猫往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黑白熊”到“大熊猫”:那些你不知道的熊猫往事   一个叫戴维的法国人,第一次将大熊猫的名字写进了科学史   即便在今天,从雅安市区驱车前往宝兴县蜂桶寨,也需要近两个小时车程。在这个山川秀丽、树木葱茏的地方,有一个叫邓池沟的小村子,这里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的天主教堂。   约150年前,这座教堂居住着一位名叫阿尔芒?戴维的法国人。1862年,戴维来到中国,先后在中国北京和四川雅安宝兴地区传教。作为一位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他还十分热爱科研和探险。 邓池沟天主教堂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盐井乡邓池沟宫二道坪,教堂所在地是1869年法国传教士兼生物学家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地方   戴维一生酷爱动植物研究,在中国生活的12年,成为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岁月。在此期间,他写出了《中国之鸟类》《戴维植物志》等著作。其中,在宝兴逗留的近9个月时间里,他收获了极大的惊喜:他第一次科学发现了金丝猴、绿尾虹雉、珙桐(俗称“鸽子花”)等珍贵动植物。   而最为人称道的一次发现是在1869年。那年5月,戴维捉到了一只活体大熊猫,第一次将大熊猫的名字写进了科学史。   从“黑白熊”到新物种   “在戴维科学发现大熊猫之前,我们宝兴人就已经见过大熊猫了。那时候它们会不时跑到村民家里来找吃的,还会舔铁锅,因此人们又叫它‘食铁兽’。”雅安市宝兴县县长唐柯告诉《?t望东方周刊》。   彼时,还有人把大熊猫叫作“白熊”“黑白熊”“竹熊”等,都觉得大熊猫温顺可爱,讨人喜欢。   1869年的春天,戴维到深山采集植物标本,路过一个农户家讨水喝,居然发现家里有一张黑白相间的兽皮。戴维从没见过,村民就告诉他这是“黑白熊”,山上就有,不难捉到。   戴维听了非常高兴,便决定跟村民一起寻找这“黑白熊”。他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找到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也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戴维雇用了20名猎人开始搜寻。不久猎人们就送来了第一只“黑白熊”,但遗憾的是,为了便于携带,猎人们先杀死了它。   直到??年5月4日,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体“黑白熊”。他吩咐工匠们在邓池沟天主教堂内做了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木笼里饲养,以便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   不久后,戴维得出了结论,认定“黑白熊”是熊的一个新种,在之前的科学史上从没有记载过。于是,他满怀希望要将“黑白熊”带回法国,向世界宣告“黑白熊”的存在。   然而,离开了野外的“黑白熊”并不适应圈养生活,在启程运往巴黎时得病不治而亡。戴维只好把“黑白熊”的皮剥了下来制成模式标本,并写下多篇关于“黑白熊”的研究资料,交给了当时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   1869年的夏天,大熊猫模式标本完好抵达巴黎,戴维的论文很快引起了关注,标本也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慕名前来参观的巴黎人络绎不绝。   爱德华兹又对“黑白熊”标本进行研究鉴定,认为“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大猫熊”(Panda),并宣布命名人仍是戴维。该鉴定报告发表于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山林的大熊猫进入了人类文明的视野。   西方偷猎者来了   “大熊猫在西方亮相之后,人们被这一新物种深深吸引,但世界各地的狩猎者也都开始来四川寻找大熊猫。” 雅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孟水明告诉《?t望东方周刊》,那个时期,俄国、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国狩猎者的足迹遍布整个四川。   对大熊猫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据史料记载,1891年至1894年期间,俄国波丹宁和贝雷佐夫斯基在四川西北部寻找大熊猫,并获得一张大熊猫皮,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1910年,德国人韦歌尔德在四川汶川获得一只幼年大熊猫,也许是因为当时资讯传播的局限,他一度被称为第一个拥有活体大熊猫的西方人。但这只大熊猫不久后也死了,韦歌尔德将其做成标本带回德国,保存于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   上世纪20年代,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长子小西奥多?罗斯福和次子科密特?罗斯福,也来到四川,加入到搜捕大熊猫的行列。   根据《宝兴县志》和罗斯福兄弟1929年出版的《追踪大熊猫》记载,1926年,罗斯福兄弟来到四川宝兴,以捕猎独角兽为名,暗中进行大熊猫盗猎活动。兄弟两人很快就成功捕获了一只大熊猫,并偷偷运往美国。   不幸的是,这只大熊猫在漫长的运输途中染病死亡,罗斯福兄弟只好将它制成了标本,这一标本至今仍被收藏于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中。   1928年,心有不甘的罗斯福兄弟俩再次来到了宝兴县。为掩人耳目,他们对外仍然宣称是在捕猎独角兽,还找来了当地老百姓做向导。但当地百姓发现了他们在捕猎大熊猫后,立即将两人驱逐。   “后来两人辗转来到了凉山越西县,发现了一只成年大熊猫,但这只大熊猫太大了,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