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是一宗独特而珍贵的旅游资源.doc

民俗文化是一宗独特而珍贵的旅游资源.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俗文化是一宗独特而珍贵的旅游资源

湖南民俗文化 第一节: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旅游资源。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人们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生活文化。它是与一个民族的正统的经典文化相对应的普遍存在于基层人民生活中间的“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民间礼仪、民间信仰,乃至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民俗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植根于人民大众生活之中,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文化无论是具象性的实物,还是无形的精神产品,都具有成为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的客观基础。看山看水还得品文化。一群黛帕和一群黛隔溪对歌,那奔放缠绵的苗歌,倾吐着彼此的爱慕之情曾在农耕文明时期兴盛的年画、傩戏、古乐现在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湖南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有人类活动,古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已达641.07万人2000年7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八方来客。花鼓戏湖南最有影响的地方小戏,它是由各地农村劳动山歌、民间小调、灯舞和对子戏、地花鼓发展起来的。湖南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他们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法”、“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实际上就是通过转调、变调、改变调式、音程移位、节奏扩展或者压缩等手法,来创造、丰富了花鼓戏曲调。所谓“变手法”,是转调与变奏的结合;“改尾巴”、“换骨头”是改变调式和骨干音;“翻上去”、“落下来”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烂或挤拢”就是节奏扩展或压缩。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中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湖南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4类:1、川调,2、打锣腔,3、洞腔(即师公腔),4、小调。川调,源于山歌及民歌。按调式分为宫调式、羽调式两种,宫调式强调六级音,羽调式强调七级音,花鼓戏味特别浓厚。打锣腔源于哼歌及劳动号子,原来仅用锣鼓、唢呐伴奏,人声帮唱尾腔,得名打锣腔,现在基本上取消了这种帮腔形式。洞腔,源于师道音乐,所以,也称师公腔。川调、打锣腔、洞腔,统称为正调,正调的结构比较方整,大多以“对仗”或“起承转合”为结构形式,反复运用。小调是一些比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调和丝弦小调,表现情绪较为单一。某些小调发展较大,能表现多种情绪,编入了正调。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现劳动生活为主。湖南花鼓戏从劳动人民群众中来,丰富了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 湘绣体现的题材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色泽鲜明。它刻意追求的不是一般刺绣品的装饰性效果或照片效果的真实,而是根据表现不同题材和形象的需要,恰当运用丰富多变的针法和绣法,在写实的基础上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湘绣工艺不单追求细、平、齐、密、匀、薄、亮之类的效果,还强调针法、绣法等各种工艺因素的综合运用,对比统一,因此绣品具有风貌多样的艺术特色。湘绣题材广泛,品种繁多,既有收藏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又有实用大方的各类日用品:如时装、挂屏、手帕、被面等等;既有壮丽豪放的巨型作品,又有玲珑精巧的小件;有的富丽堂皇,有的典雅端庄,各具特色,雅俗共赏。不愧为湖湘文化的精萃,中华文化的奇宝。 1、湘绣技艺是一种纯粹的手工工艺。各工序使用简单的手制工具,依靠手工技艺来完成制作。湘绣技艺展现的是艺人的灵巧,智慧与手艺。 2、裁料、刻版、印花、配线等工艺流程,是湘绣一般产品在刺绣制作之先的前期工序,整烫工艺是其后期工序。 3、湘绣绣地主要有软缎,丝质,用于日用品刺绣;贡缎(又称杭缎)也是丝质、柔韧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