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
六、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8173-87)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4)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 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控制标准(GB5085-85) 建材工业废渣放射性限制标准(GB6763-86) 为防止农用污泥、建材农用粉煤灰、农药、农用城镇垃圾及有色金属、建材工业固体废物等对土壤、农作物、地面水、地下水的污染,保障农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我国制定了有关固体废物污染物控制标准。 七、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 化学物质有七百万种之多,并不断从实验室合成出来。如何确定和估计其最高允许浓度: (一)参考国外标准 (二)从公式估算 (三)直接做毒理试验再估算 常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见附件: 环境保护常用法律法规及标准 思考题 1、制订环境标准应依据哪些原则? 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2、环境保护标准制定的依据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3、在环境监测中为什么要实行优先监测原则?如何实现优先监测? 4、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本 章 结 束谢 谢!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环境监测 王 进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周次 讲 课 作业、实验 时数 章节题目名称及主要内容 时数 主要内容名称 1 4 第一章 绪 论 环境监测目的、分类和特点 环境标准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4 习题一:1、2、3、6、8、12 习题二:1、2、3 2 4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物理指标检验 4 4、6、8、20 3 4 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4 12、13、14、17、18、22 4 4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底质监测 活性污泥性质测定 4 26、28、30、32、38 5 4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监测方案的制定、采集方法 4 习题三:1、2、4、5、6、8 6 4 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测定 颗粒物的测定 4 9、10、11、14 15、16、17 7 4 降水监测、污染源监测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4 19、20 习题四:1、3、4、8、10 8 4 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监测实验室基础、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实验室质量保证 4 习题九:1、2、4、11、12、16、19 9 实验16学时、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另行通知。 16 环境监测 课程教学日历及安排 主要参考书 1.《环境监测》,奚旦立等编著,高教出版社 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化工出版社 第一章 绪 论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第三节? 环境标准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可归纳为: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 A.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包括对污染源的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 B.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及时深入事故地点进 行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扩散方向、速度和污染程度及危害范围,查找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控制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这类监测常采用流动监测(车、船等)、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 (2)纠纷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提供公证数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考核、方法验证、新建项目的环境考核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
文档评论(0)